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政部解读预算报告 给百姓明白的国家账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4:32  中国财经报

  预算报告记录的是国家上一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反映下一年的财政收支是怎么安排的。因此,每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是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重点。日前,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胡静林解读了《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最突出特点是按科目分类报账

  胡静林首先介绍了今年财政预算报告和往年相比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他说,为使预算报告更加易读易懂,便于人大代表审议和监督,尤其是那些不是从事财政工作的人也能看明白,让他们知道纳税人的钱从哪里来、用到什么地方、效果如何。在去年做了修改的基础上,今年在预算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有了较大改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按科目分类报账。如果说财政预算草案是国家的账本,那么预算报告就是这个账本的解释说明。今年的预算报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科目分类报账,重在解释和说明预算草案,淡化报告财政工作的色彩。无论是去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还是今年的预算安排,都按照科目分类报了大账,便于代表和委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二是充分体现政策。注重“财”与“政”的结合,在向代表和委员报告财政收支账目的同时,通过数字体现预算执行的政策效果、预算编制的政策依据和政策目标。如反映2008年政策执行效果时,农业综合开发支出127亿元,支持改造中低产田2500万亩,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86.6万吨。其中既有支出数字,又有政策效果。又如反映2009年政策意图时,分别按月人均15元、10元的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安排补助资金540.8亿元,增长48.9%。其中既有支出安排数字,又有具体政策目标。这样,大家可以从预算报告的“数里行间”读出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明白国家的钱是怎么用的、国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三是内容突出社会关切。社会各界对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如何使用等问题十分关注,对2009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也格外关心。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年预算报告中都作了重点说明。第一,首次报告民生支出。在继续报告“三农”支出情况的基础上,今年增加报告了民生支出情况。第二,首次报告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细化了一些主要政府性基金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了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地方土地出让收支情况。第三,重点阐释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报告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和五个着力点,并有对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和收支安排。同时,报告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安排的意见,包括总量、结构、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以及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情况等。

  四是行文通俗易懂。今年的预算报告文风更加朴实直白,报告与草案、文字数字与图表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相互对照,既形象生动,又容易理解。比如附表就比上年增加了9张,便于大家在读报告时查阅;对一些专业色彩较重的名词,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说明。

  当然,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但效果如何,最后还是要接受人民代表的检验,我们会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不断完善预算报告的内容和形式。

  中央收了“大头”但花了“小头”,地方收了“小头”却花了“大头”

  对于中央财政拿收入的“大头”,而地方财政拿收入的“小头”却承担了大部分的支出责任的说法,胡静林说,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间财力差异较大,中央政府有必要适当集中财力加以调节。表面上看,中央财政拿了收入的“大头”,实际上中央财政收入除一小部分用于中央本级支出外,更多的则是用于对地方进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相应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并由地方安排财政支出。正因为如此,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与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是1∶1的对应关系。地方财政也是一样。

  以2008年为例,中央财政本级收入32671.9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3%,但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只有13374.31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1%。中央财政收入用于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达到22945.6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中平均38%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其中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平均54.4%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所以说,中央财政虽然在全国财政收入中拿了“大头”,但只有少部分留在中央本级花,大部分钱都给了地方,由地方来安排支出。2008年地方财政本级收入28644.9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7%,而地方财政本级支出49052.72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9%。正因为有来自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才能满足地方财政的支出需要。实际上,地方财政在全国财政收入中拿的比中央财政少,但通过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花的钱要比中央财政多。

  客观地说,是中央收了“大头”、花了“小头”,地方收了“小头”,但花了“大头”。胡静林表示,2009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安排28889亿元,比2008年增长31.3%。

  切实加强中央政府公共投资资金全过程监管

  对于怎样确保1.18万亿元中央政府公共投资用得规范、安全、有效,胡静林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初步匡算,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底,中央拟增加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左右,加上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约4万亿元。中央政府新增1.18万亿元投资,包括2008年10月后增加投资1040亿元,2009年增加4875亿元,2010年预计增加5885亿元。

  从投入重点来看,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建设2081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493亿元,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713亿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13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680亿元,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及服务业发展452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2317亿元。

  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以来,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迅速下达资金,同时切实加强资金筹集、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监管。一是建立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积极落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工作方案。二是严格预算管理,严把资金投向,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三是研究制定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方案,确保项目建设需要。四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财政系统内部上下联动、信息畅通的监管网络,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共同认真履行监管责任。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9500亿元财政赤字总体上是安全的

  谈到今年财政赤字问题时,胡静林说,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的确是创建国之最,但我们遇到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是百年不遇的。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许多国家都选择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拉动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也不例外。

  2009年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是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大特殊举措,是必要的。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必然会使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幅度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深化改革。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需较大幅度扩大财政赤字并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前些年财政赤字逐年减少,2009年全国财政赤字安排虽然增加多一些,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预计在3%以内,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总体上是安全的。

  胡静林强调说,安排9500亿元财政赤字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统揽全局的科学决策。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扩大内需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必将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而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将增强风险意识,严格债务管理,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实际民生支出规模大于汇总数

  对于今年预算报告民生支出的统计问题,胡静林说,近年来,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民生支出的有关情况。为积极回应各方面的要求,今年预算报告按“五有”口径,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增加报告了民生支出情况。

  胡静林强调说,民生支出不是单独的预算科目,为了方便代表审议,财政部把中央财政安排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进行了汇总统计,2008年民生支出达到5603.64亿元,比2007年增长29.2%;2009年安排的民生支出达到7284.63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

  当然,目前报告的民生支出只是按上述五个支出科目统计的汇总数,除此之外,在其他支出科目中还有与民生相关的投入,如交通运输支出有相当部分是用于改善农村公路条件的。此外,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一部分也会在地方财政统筹安排后用于民生支出。如果再把这些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加进来,民生支出的规模会更大。(夏祖军整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