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息化是拉动内需的第三驾马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1:53  21世纪经济报道

  耿雁冰

  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董事长王文京: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属于国家投资拉动,家电及汽车下乡工程属于居民消费拉动,而信息化强企工程属于企业投资拉动。”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董事长王文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应该把企业环节纳入到“扩内需、保增长”任务中来。

  作为中国本土颇具规模的管理软件厂商掌舵者,王文京今年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聚焦于信息化强企拉动内需和加快落实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

  “经历了前一阶段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的重要性。”王文京说,这是他调研浙江、广东两省中小企业后的切身感受。

  王文京认为,截至目前,旨在拉动内需的各项经济刺激计划中,既有国家投资,也有着眼于拉动居民消费的措施,但唯独缺失企业投资。事实上,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当前形势下,注重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可以充分拉动内需,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有助于企业应对危机。

  两省中小企业调研

  《21世纪》:你在提案中说,加强企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内需、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但是现在企业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否还有资金来进行信息化改造?

  王文京:今年春节后,我走访了浙江和广东的一些企业,有一个很深切的印象:去年四季度,很多企业对于经济形势还处于观望状态。但是过了年之后,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其中很重要的变化就是比危机之前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应用效率,更加注重内部管理。

  《21世纪》:为什么浙江和广东的中小企业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王文京:这里边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经过本轮经济波动,很多行业、很多企业盈利不像原来那么容易。原来相对粗犷的经营就可以获得可观利润,那时候企业主要考虑的是怎么找到资源,怎么尽快扩张。但是现在绝大部分行业已经达到平均利润阶段,甚至有的企业还会更严峻一点。这时候挣钱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容易,原来粗犷的方式行不通了,需要更有效率的经营、更精细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发展和盈利。这时候,对信息化的需求就出来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去年有的行业特别是有的地区一些企业倒闭了,唇亡齿寒,剩下那些还在运营的企业就会进行观察和思考:为什么这些企业倒了?

  比如,我去浙江绍兴,有一些纺织企业倒了,有个老板跟我讲,有些倒下去的企业就在他隔壁,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内部管理比较薄弱。

  对于存活下来的企业来说,这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要保持比较好的发展,在管理上必须加强。

  《21世纪》:也就是说,你感受到了来自企业的迫切需求?

  王文京:经营环境的改变让很多企业感觉到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不能继续沿用原来那套传统的方式。

  昨天晚上(3月6日)参加一个活动,两个企业的董事长同时找到我,说他们原来用了一些信息化系统,现在希望上更全面的系统。企业的这种愿望和需求还是感受得到的。

  《21世纪》:你提出信息化强企,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吧?

  王文京:出于扩大内需的考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在内的政策都是拉动内需的好办法,前者偏重国家基础投入,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则偏重于居民消费拉动。

  除此之外,如何借助拉动内需,调结构、上水平呢?我提出的信息化强企建议,就是要调动企业这一环节,在拉动内需的同时,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促进产业升级。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投资也应该被调动起来。

  千亿级市场突围

  《21世纪》:你提出的信息化强企建议与此前公布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有何不同?

  王文京:产业振兴计划是比较规范性的东西,里面涉及到软件规划方向也很明确。区别在于,振兴计划是从产业发展角度着眼,而信息化强企是从市场需求拉动角度,是应用工程。

  《21世纪》:既然信息化需求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政府推动?

  王文京: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果以国家的力度推动,我觉得可以一举四得:第一,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二:拉动信息产品和软件服务的市场需求;第三:促进信息服务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四,拉动信息和服务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

  《21世纪》: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弱项在哪里?

  王文京:信息化的弱项主要是企业群体中信息化程度不均匀:一小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错,而且在企业经营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事实上,当企业信息程度开展越深的时候,会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帮助和价值越大,而且越离不开。

  但是大部分企业现在信息化开展还是处于很局部和很浅的状态,甚至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还处于手工状态。

  从数据上来看,两年前,中国的信息化程度跟发达国家相比,差不多相当于他们的10%左右,经过两年的发展提高到15%—20%,也就是我们还有80%的发展潜力。这80%的市场空间至少是千亿级。

  《21世纪》:这千亿级市场如何从“潜力”变成现实?

  王文京:不同类型企业所处阶段不一样,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一样。大型企业面临的不是要不要搞信息化,而是信息化怎样升级的问题,怎么向一体化、集团化、更顶尖的系统升级。中型企业可能原来有局部的应用,要考虑怎么变成企业级应用。小企业原来没有开始用,那就要鼓励他们应用,强调信息化对其提高效率的意义。

  《21世纪》:从管理软件企业的角度而言,信息化强企战略对本土软件企业能带来什么机会和挑战?

  王文京:如果说国内软件企业自身的提供能力不够,推动这个工程,就相当于为国际厂商创造商机。

  就用友而言,目前,我们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发能力和水准,有了很大提升,可以全面提供高端、中端解决方案,以及从前端业务到后台管理完整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企业能够看到国产产品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更多利用国产产品,信息化推进中更多支持本土信息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有些企业花很大的代价引用国外的系统,后期维护成本很大。现在的国产产品,无论是功能也好还是使用成本、性能价格比已经比国外产品好很多,这是一个变化,不要认为国产一定是落后的。

  《21世纪》:谈到对本土软件企业的扶持,你还有哪些建议?

  王文京:原来的18号文件对软件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之前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相应的支持政策。最近国家对软件服务外包政策很积极,也很有力。软件产品这块,相关的部门还在制定政策,我们现在等最后的规划细则。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