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发展新模式或随贸易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 16:12  中国财经报

  目前投行们“痛改前非”、回归商业银行的传统模式,是迫于来自美国国会纳税人的压力

  本报记者罗晶晶 实习记者 操群

  “新银行的发展模式,将与过去以美国式为样本的银行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客户与银行的发展路径便是跟随贸易流。”这是不久前普华永道金融服务部主管合伙人傅尔高的预测。

  “跟随贸易流”到底指的是什么?新的银行发展模式是否意味着银行将转向全能化?对此,《中国会计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业内专家。随贸易流实为降低风险

  “跟随贸易流这种银行模式的实质就是要降低风险,改变银行结构,使风险分担更合理化,同时银行职能转向全能化。”在《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宛璐如是说。

  据了解,跟随贸易流模式是指银行信贷以实体贸易为保障,如某公司做财务融资时,将该公司的无形资产或者设备、机器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品进行抵押,一旦项目失败,该公司可以以此偿还贷款,而不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信誉评级,同时银行的风险也降低了。

  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纯投行的严重弊端。

  由于美国银行的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监管太严,投行又监管太松,造成监管机制扭曲,于是商业银行把大量风险通过结构化产品转移给投行和保险机构造成危机。

  “跟随贸易流后,也许以后不会有纯投行的存在,美国可能走向全能银行时代。欧式全能银行抗风险能力在金融危机中已经显现,估计美国银行结构一定得改了。”宛璐这样表示。

  目前,美国的摩根和高盛两大投行都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目的就是为了同时享受投行和商业银行的优势,从而降低其经营风险。

  “为了降低银行风险,今后商业银行的资金将会集中在那些真正需要的企业。但是如何去找这些好的企业,并做出正确的信用及风险评估,也许就是这些银行面对的挑战。”普华永道国际资本市场集团经理朱家德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投行还会是投行

  “美国的投行实质很简单,就是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实现货币资源最优配置。”一位投行专业人士直指投行运作的实质。

  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是从储蓄者获得存款再借出赚取息差。而传统投行的业务就是帮助客户上市融资,做证券发行承销等,为了不断追求高额利润,开始加大风险,并使用自有资金买卖证券等金融产品,同时再不断借贷,增加杠杆,通过不断投机赚取更多的收益。

  业内专家分析说,目前投行们“痛改前非”、回归商业银行的传统模式,是迫于来自美国国会纳税人的压力。但是,风险小了,利润也相应骤减。

  “我不相信投行会自发地寻求减少风险,只是时势不允许罢了,被人唾骂的日子过去之后,这些投行大佬还会想尽一切办法背离简单的去杠杆运营模式,也许那时只不过会换种形式继续追逐高风险高收益。”上述投行专业人士推测说。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投行还会是投行。投行的主要业务是证券承销,只要证券承销发行成功,投行就不必要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未承销的余额部分,也就无所谓风险;而投行通过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分别获取佣金和资产管理费,也没有风险。由此可见,投行的优势依然明显。

  “100多年屹立不倒的投行之所以成为输家,白宫负有不可逃脱的责任,如果不是政府信用担保的房地美和房利美,美国投行也不会对风险视而不见。”一位业内专家强调说。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