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宗庆后:关于调整扶持三农政策的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6:28  中华工商时报

  国家实行扶持“三农”的一系列政策以来,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很快很好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国际经济危机愈演愈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增加,给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带来相当的困难,进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最终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为此建议国家扶持“三农”政策作以下调整:

  1。以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来发展农业

  我认为按中国的土地和农民数量能生产出的农产品满足中国人的需求是供大于求的,但由于农民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盲目种植,今年这个农产品价格高了,明年一窝蜂地去种植,结果导致农产品过剩,市场积压、滞销,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包括粮食亦一样,国家一味鼓励种粮,结果粮食多了卖不掉,国家花了大量资金收购,最后还是消化不掉,亦造成国家的损失。因此我建议国家在宏观上要指导农业的发展,要帮助农民按需种植,保证农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能卖得掉,获得稳定的、合理的收入。

  2。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要让农民通过劳动致富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偏低。一方面政府一直在控制物价,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亦上不去。目前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来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民收入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中国有9亿多农民靠国家财政补不起,同时亦会造成农民依赖国家补贴过日子,缺乏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导致农民的下一代不愿意当农民,会对中国的农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建议国家放开农产品的价格,让农民通过劳动致富,要让当农民的比当工人生活更富裕,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当农民,使农业能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农产品价格提高后国家要拿出少量的钱补贴一些城市居民,亦不会对城市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3。发展中小城市,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城市化,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目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大城市,而且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并非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佳方式,亦不能根本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因为目前农民工进大城市后,由于住房、户籍等问题都无法解决,大部分都不能在大城市安居乐业长期生存下去,打几年工后又仅能回到农村,而且城市规模越大负担亦越重,越来越承受不了这个负担,因此建议国家应注重发展中小城镇,发展县城经济、地级市经济,鼓励工厂下乡,让农民就近转移,同时这些中小城市发展起来后又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可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今后大城市主要应以成为政治文化中心、科研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集聚高、精、尖人才主导经济的发展为主,改变目前以制造业为主的状态。

  4。科技下乡,改良品种,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科技下乡,改良品种,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一亩田产几百斤粮食,通过科技使产量达到高产2000斤,花同样的劳动力与成本,所获得的收入是大不一样的。

  同时农产品质量不一样,农民的收入亦是不一样的。例如,今年由于媒体炒作桔子问题,导致全国桔子卖不掉,但我们浙江临海的桔子却全卖掉了,而且价格还比人家的桔子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品种好,皮薄味甜。因此帮助农民改良品种,科学种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将会大大地让农民增收。

  5。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解决农产品出路问题

  由于农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农业目前存在着“产易成本高”、“卖难价格低”的状态,导致农民无法增收。国家应采取低税政策鼓励发展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量消化农产品,解决农产品的出路问题。同时农产品的深加工发展了,能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健康的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

  6。解决农村的医疗卫生与教育问题

  目前除了自然条件所造成的极度贫困地区外,大部分农村生活水平均有了大幅提高。目前农村贫困户主要为生大病者与培育子女读大学者,对这两部分群体,我认为国家加大一点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的医疗水平,让农民能就近治疗,减少开支,并逐步完善实施农村医疗保险,解决看大病造成贫穷的问题;同时增加一些免费培养农村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高中毕业生读大学的名额,或者学费减半,再提供一半无息贷款,解决农民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国家在对前阶段实施的三农政策以来已取得很好的实效的基础上,对政策的取向作一些调整,要从光送钱送物转向扶持培育农村“造血”功能上面来,要为农民创造致富的条件,鼓励农民通过劳动致富,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