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中国的产业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5:39  《中国金融》

  中国不仅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也必须长期努力将传统产业发展为“精致产业”,培育更多“精致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金碚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次严重的危机。危机发生于美国房地产的贷款领域,迅速伤及整个美国金融业,进而向全世界扩散。许多学者认为,这主要是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所致,是无度的“金融创新”所导致的巨大风险。这一解释无疑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是,金融毕竟是经济的虚拟部分,当迅速扩张的虚拟经济部分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部分,就像是一棵大树,树冠疯狂生长,枝繁叶茂,并大量吸收着阳光和空气的养分,一派乐观景象。但是,如果根系不能随之而发达,则树木承受的风险将越来越大,一旦风力超过一定强度,大树就可能被强风吹倒,而无论其表面上如何粗壮和茂盛。

  虚拟经济的扩张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坚固

  我们来看一下现阶段世界经济的“根系”即其实体经济层面的状况。世界工业化迄今为止经历了200~300年的历史,其间已经过了4~5次由产业核心科技变革所决定的长周期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以石化能源特别是石油为动力基础的发达国家传统产业表现出盛极而衰的明显迹象,世界工业化进入了又一次产业核心技术变革的新周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经济为产业核心科技和技术创新主导路线的新一轮增长周期。这一时期被称为“高技术”或“新经济”的时代,使世界摆脱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再次走上强劲增长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叠床架屋地孕育了庞大的虚拟经济躯体。

  但是,迄今为止,这一时代仅仅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却也至少发生了三次严重的经济危机。第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第二次是21世纪初(2000年开始)以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大幅度下跌为标志的,高技术产业和“新经济”股(主要是网络股和生物股)泡沫破灭;这使美国不得不向传统产业(房地产等)倾注投资资源。第三次就是当前正在经历的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这表明,这一轮的产业核心科技主导路线及其与产业发展路径之间的关系尚没有得到深刻的认识。关于当代产业的技术支撑基础,特别是关于高技术产业的运行规则和可行的商业模式,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因此,在实践中必然产生一系列矛盾。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关系到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未来10~20年产业发展路径的最大“谜团”。如果不能解开这一“谜团”,那么,一系列现实问题将长期困扰着我们,恢复金融信心将遇到深刻的障碍。例如,高技术产业为什么会让社会失去信心,导致创业股(“新经济”股)崩盘,而且,至今起色并不显著?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所谓“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例如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高技术产业却没有表现出中流砥柱的力量?高技术产业具有非常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经济学特点(例如其产品的边际成本非常低,甚至几乎为0),那么,怎样的市场竞争规则和商业模式才能使之不仅在科技上具有先进性,而且在经济上也具有可行性?高技术产业具有比传统产业强大得多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性质,这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会导致怎样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利益冲突和产业冲击?国家政策应如何应对?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短短30年来,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国走过了传统产业各个发展阶段和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的整个工业化历史。从产业发展的演进阶段看,中国已经逼近世界工业化的技术路线前沿。因此,世界工业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必然尖锐地摆到中国面前。于是,美国和中国这两台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都必须回答“向何处去”的问题。

  本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告诉我们:现阶段世界经济的“根系”仍然是发达而强大的传统产业和生长中的高技术产业的复合体。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尽管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其整体经济也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传统产业,当房地产业发生严重问题,整个经济体系也将陷入危机。所以,任何“创新”包括“金融创新”,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这一现实基础。金融虚拟经济的扩张最终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坚固性。

  培育中国特色的“精致产业”和“精致企业”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是:在总体上遵循着世界工业化的总体路径持续推进,是世界工业化合乎逻辑的历史延伸。中国工业化不可能逾越世界工业化过程所须经历的各主要发展阶段,也难以实行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工业技术路线,更不可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居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规则。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又是人类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化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从产业结构的统计数据看,可以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由于中国经历的发展时间毕竟很短,极度压缩了变革过程,必然还有许多滞后的“长变量”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演化过程。就产业领域而言,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产业结构演变;第二,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提升。

  关于第一个问题,面临的现实国情是,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几乎一切重大和长远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高度依赖于重化工业的长足发展。只有发达的重化工业,才能解决中国的城市化、交通运输、国土整治、资源开发,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国土治理,乃至国家安全、民生福利等问题。但是,重化工业在本质上必须依赖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所以,“用资源解决资源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样,产业升级的经济学意义主要不是用“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在现阶段,传统产业还不是必须淘汰的“夕阳”产业,而高技术产业也未必一定是比传统产业更具有商业前景的产业。总之,传统产业必须在与新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共存中“复兴”,而不是很快走向“衰亡”。当然,这并不否认高技术产业是更具长远前景的新兴产业。

  关于第二个问题,面临的现实是,中国企业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也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但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麦肯锡公司2008年4月进行的一个全球性调查表明,世界跨国公司中77%的高管认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低生产成本。而相当大比例的跨国公司认为,中国企业还不是它们的竞争对手,它们称中国企业为“一个无力的竞争对手”。其中41%的受访企业高管认为中国企业“比其他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弱”,32%的受访企业高管认为中国企业“实力上与其他大多数竞争对手相当”。只有14%的受访企业高管认为中国企业“比其他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强大/强大得多”。

  从上述两个问题的分析中可以推论,中国未来改革开放要解决的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是,不仅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也要长期努力将传统产业发展为“精致产业”,培育更多“精致企业”。由于中国工业化是以高度压缩过程的方式进行的,所以,缺乏“精致产业”和“精致企业”,是中国工业长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创新具有“创造性毁灭”的性质,但也有“创造性连续”的性质。而后者就表现为形成“精致产业”和“精致企业”的雄厚竞争力基础结构。

  无论是发展高技术产业,还是培育“精致产业”和“精致企业”,都必须要有自主技术。中国发展自主技术必须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发展长期战略。中国的资源禀赋特别是一次能源结构与从西方国家转移过来的工业技术路线之间具有很大偏差。人类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必须以推进工业化的方式来缓解和解决资源阻碍问题。工业化确实会遇到资源约束的阻碍,但是,如果不实现工业化,则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更难以解决,甚至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所以,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要不要加速工业化,而在于,在工业化现阶段,如何以更科学可行的方式来加速工业化,通过更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问题。工业成本上升是工业化进程中迟早要遭遇的问题,中国并不具有大规模向国外转移生产基地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所以,最根本的出路是激励和培育起各产业和企业通过提升自身效率来消化成本上升因素的能力。这将是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之一。

  可见,就中国而言,立足世界工业化的现阶段特征和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传统产业的各个部门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高技术产业的崛起和成长已成为显著的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现代服务业也开始兴起并开拓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作为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也必须长期努力将传统产业发展为“精致产业”,培育更多“精致企业”,即具有突出技术优势和加工优势并能长期保持高附加值(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的产业和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形成“精致产业”和“精致企业”的重要性与同创新、与同发展高技术产业一样具有决定性意义。

  总之,由于中国仅仅用30年的时间差不多走过了世界工业化200~3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压缩性”和“急速性”导致了中国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由于极度压缩了发展过程,使得中国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具有不可避免的“速生”性质和“浅层化”现象。这使得,尽管中国各产业的增长实现了巨大的广度扩张,但其体质尚不够强健。所以,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两个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第一,科学认识产业结构演进的现实和方向,实现产业空间的深度拓展。第二,夯实企业竞争力基础,即寻求企业竞争力的新源泉。只有立足现实,明确产业深度发展方向,并且发展起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才能从根本上支撑起金融和投资信心,为整个实体经济和金融虚拟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