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提议两岸构建海峡经济区应对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2:3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 (记者 邢利宇)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五日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两岸构建“海峡经济区”,全面扩大和深化经济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目前,两岸经济发展面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台湾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巨大结构性调整压力。”黄志贤强调,全面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势在必行。

  他介绍说,二OO八年,台盟围绕以海峡西岸为衔接区,进一步促进台湾与祖国大陆融合这一课题,开展了深入考察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战略设想,具体建议包括:

  两岸协商做好“海峡经济区”发展长远规划。建议两岸通过某种适当渠道,就构建“海峡经济区”全面经济合作机制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共同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协调衔接,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加强“海峡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探索设立“海峡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为境内外资金支持“海峡经济区”建设搭建平台和桥梁,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问题,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打通海峡西岸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内陆腹地的联络通道,扩大“海峡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范围。

  在“海峡经济区”试行更加宽松灵活的经济整合政策。如对在海峡西岸的台商投资企业,适当放宽台资投资的股比构成;鼓励海峡西岸优质企业赴东岸投资,加强与东岸企业的合作;试点建立两岸金融业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建立两岸区域性经贸协调机构,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区域性协定等。

  打造“海峡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促进两岸产业对接和互动发展。充分利用台湾海峡这一黄金水道和遍布两岸的多个天然深水良港,着力发展临海、临港型产业,开展两岸物流业、港口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海峡两岸诸港口的分工协作,逐步形成功能明确、协调有序的大型国际一流港口群,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黄志贤说,构建“海峡经济区”,可以为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进行有益探索,“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更多台湾民众亲身参与、分享两岸经济融合带来的机遇,深化合作共识,形成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完)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