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就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17:08  燕赵都市报

  温家宝总理2月28日与网民互动聊天时说,“就业关乎一个人的生计,也关乎一个人的尊严。”

  760万大学生要就业,2000万农民工节后要寻找工作机会,中国正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出口受阻东南沿海大量工厂倒闭,工厂倒闭和裁员造成农民工就业难,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又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形成叠加。就业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此次两会上政协的一号提案。

  王志刚代表:

  大学生应改变观念,到基层就业

  “就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开宗明义。

  学生上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教育投资行为。读大学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那些农村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来说,学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大学生不能就业对这些弱势家庭来说是灾难性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稳将导致社会不安定。身处高校的王志刚代表对此感受尤为深切。

  当前,大学生遇到了空前的就业困难,而就业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问题。由于户籍制度等障碍,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地区差距、垄断的国有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县城、乡镇、农村、中西部和民营企业去工作。而基层、农村、民营企业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这种情况造成社会很难提供足够的毕业生满意的岗位,另一方面,教育的结构性问题也暴露出来———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技能型人才大量短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许多学校还沿用过去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和基础,学生动手能力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结构亟待调整。”王志刚说。

  王志刚代表认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足,又与多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院校投入不足有关。“目前很多高校的实践环节空置,或跟不上生产的发展。”

  王志刚代表建议,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承担大学生实习的任务。

  王志刚代表认为,大学生就业难还存在观念上的桎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后,人们的观念并未完全发生转变,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把自己当普通的劳动者来看,不愿放下身段主动适应社会分工对不同岗位职位的需要。

  如果大学生改变观念、降低期望值,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天地依然广阔。

  杨秀华代表:

  农民的出路在于以创业代替就业

  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叠加的还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大批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倒闭及订单的减少,导致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他们的就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县下板城镇朝梁子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华说,她所在的村子约有400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基本上都已返乡,很多人在等活干。从短期来看,他们的工作机会与家庭收入和子女教育息息相关,应引起关注。

  不过,在杨秀华代表看来,农民工大批返乡并非只有挑战,还蕴涵着诸多机遇。“我觉得靠劳务输出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从长远来看,农民的出路在于以创业代替就业。”杨秀华代表说。

  过去,大批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幼病残,如今返乡农民工也把经验和技术带回到家乡。一些人如果回乡创业,会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我们村里有4个人在筹划创业项目,如果他们的项目弄好了,至少可以在家门口解决40人的就业。如果有更多的人创业,前景会更好。”杨秀华兴奋地说。

  但杨秀华代表坦承,目前农民创业还存在不少瓶颈,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很难获得信贷支持,她建议国家4万亿投资中除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农民在家门口创业。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