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小年:投资效果差 可发消费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14:08  长江商报

  面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昨日,在参加腾讯、经济观察报和本报组织的有关金融危机的讨论时,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要在这场危机中率先反弹,必须靠老百姓消费,而不是完全依靠政策投资”。 

  “这不是最后一次危机”

  “当前是第一次危机,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许小年教授语出惊人,他首先按照他自己的逻辑观点分析了这次危机的成因。 

  “这次危机是在世界上两大经济板块——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间融合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造成的。”许小年说,具体的表现是:全球化进程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但世界各国的企业、政策制定者思想准备不足,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导致危机发生。 

  “更具体形象地来讲,美国是过度借贷,超前消费,使得家庭、企业的经济负债表都失衡了。美国是借钱维持了过去几年的繁荣。而中国正好和美国相反。美国是过度借贷,我们是过度储蓄;美国是过度消费,我们是过度投资。”

  过度投资将产生过剩产能

  许小年指出,美国要进行调整,中国也要进行调整。即使没有美国的经济萧条,没有外部需求的迅速下降,中国的经济也要进行调整。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过度投资也是不可持续的。过度的投资将产生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大量的过剩库存。我看过一本研究资料,仅存量房的消化就要1到3年。在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将不会再进行新的投资。因此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劲的火车头——投资,很快将显得软弱无力。”

  许小年认为,美国现在要做的是削减消费,降低负债,增加储蓄。而中国需要的调整是什么呢?中国是要减少投资,消化过剩产能。 

  要释放市场购买力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到底是靠市场靠民众,还是依靠政府投资?许小年认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经济要在这场危机中率先反弹,必须靠老百姓消费。 

  对当前政府已逐步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许认为,其投资的效率将远远低于民间花钱的效率。这不仅是因为有可能存在腐败,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满足百姓的需求,“一定要让老百姓自己去花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在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可以考虑广发消费券,。 

  许小年还表示,当前中国依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政府要做的就是打破僵化体制对这些市场需求的束缚,把这些需求和购买力释放出来。 

  民意调查

  你最担心4万亿什么? 

  对4万亿资金,普通百姓和网民最担心的是出现贪污腐败,希望有公众监督,但对一些经济学家来说,他们最担心的是浪费和无效投资。 

  许小年说:“从国家成本和经济成本上考虑,应该讲究投资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是理性投资。”

  话说股市

  “散户炒股,只能给别人埋单”

  记者在来京之前搜集了诸多关于股市的问题,昨日代表武汉散户向许小年教授发问:“你在博客中写道‘如果股民每天看着股指数字的变化来炒股,我建议就不要做了’,请问是为什么?您如何看待前段股市倒春寒及当前两会的行情?对股民有何建议和提醒?”

  记者刚放下麦克风,许小年教授就从旋转沙发上转过来望向记者,眉头深锁,一副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神情:“股票这个话题是问到我最多的话题了。”

  首先,许小年建议社会的各个层面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股市上,他认为这是股市搞不好的原因之一。 

  “关注的人太多了,就像一个家庭的独生子女那样,爷爷奶奶一大家人都来关注这个孩子,这样对他的成长非常有害。”他认为,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政府也关注股市,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也关注股市,媒体和高校教授也关注股市,他希望大家对股市能有个平常心。 

  许认为,股票投资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如果老百姓看着股指炒股票,或听着消息炒股票,证明他在市场上一定没有任何优势,包括没有资金优势,没有信息优势,没有服务优势,全都是劣势。 

  “所以,对这种股民,特别是散户股民,我对他们的投资建议就是——尽快退出股市,不要做。”因为,这样的股民打一场没有任何优势的战争,最终肯定会输,除了给别人埋单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既然是必输无疑的仗,为什么一定要打呢?要么就远离股市,要么就委托投资机构来炒股。”许小年特别强调说。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首席记者 姚海鹰

  记者 刘渐飞 王荣海 吴睿 采写

    相关专题: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