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眼馋万亿新增贷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14:31  《浙商》

  本刊记者 俞技峰

  尽管央行的开闸放水已有时日,但是从《浙商》记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中小企业并不多。而即便是贷到款的中小企业,也对获得贷款的隐性成本畸高颇有怨言。

  哪类中小企业受益

  “金融机构从来就是只会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你好的时候要多少贷款就会给你多少,甚至你不要贷款也要挤上门来;如果你遇到困难了,想贷一点款都不可能。”当着记者的面,浙江温州一位产值超过千万元的企业主抱怨说。

  “从来就是这样。”他又强调说。在银行开闸放水几月后,上述企业的遭遇并不是个案。《浙商》记者在调查了浙江数个区域的中小企业后发现,实际上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的企业并不多。

  事实上,在原先呼吁贷款难的中小企业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抵押物但是由于当时银行的信贷总量受到控制,无法获得贷款的;另外一种则是少有抵押物,一贯都较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从规模上来说,后者往往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

  《浙商》记者的调查显示,前一种贷款难现在多数获得了解决;而后者,尽管是信贷一再松动,仍是难于从中获益。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部人士透露:“关键的问题是,越是不需要钱的企业,银行越要给钱。”他透露,该行风险控制部门已经明确,对于民营中小企业,如果没有优质房产抵押担保,没有优质大型担保公司或大企业为其担保,禁止发放贷款。

  新增贷款有“水分”

  表现在整体上,新增贷款的受益人主要以大企业为主。

  一位商业银行浙江区域的人士表示,“新增贷款的任务在被分解到各家银行之后,大家都在想办法完成任务。既要保证贷款的增长,又要保证安全性,因此票据贴现成了很多银行采用的手段。其中不少票据是配合大项目投资发放的,因此实际上得到这部分贷款的很多也是以大企业为主。”

  至于到底有多少真正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中获益,该人士婉转地表示,“这就很难说了。”而从《浙商》记者的调查来看,尽管新增贷款大幅增长,但是受益的小企业却仍然不多,受经济下滑影响较大的制造业则依然是各银行规避的主要放贷对象。比如说,汽车制造行业就是多数银行“不鼓励”的行业。

  2月初中国工商银行(SH.601398)公布的一月份存贷款数据,也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2009年1月,该行新增贷款2521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1350亿元——票据的贴现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与一般性贷款不同的是,票据贴现几乎是零坏账;项目贷款占到693亿元,在新增的1171亿元其他各项贷款中占比超过一半。项目贷款中,大项目和基建投资成为贷款的主投方向,资金投向主要是电网、铁路、核电、公路等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中金公司近期出炉的一份报告,则从总体上评估了新增贷款的“水分”状况。

  中金在报告中称,估计四大国有银行1月份新增贷款7000亿-8000亿元,股份制银行为4000亿-5000亿元,银行体系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4万亿-1.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速接近20%。新增贷款中票据贴现为4000亿-5000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0%~40%。扣除贴现后的一般性贷款新增9000亿-12000亿元,而去年同期也有8000亿元。

  信贷需求主要来自短期资金周转和政府项目。中金估计,票据贴现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占了新增贷款的50%~60%,政府项目占了25%~30%,而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带来的信贷需求仍然比较孱弱。

  二、三季度有望改观

  “中小企业是个很大的概念,销售5个亿以下的就算是中型企业了。”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前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研究员应宜逊指出,笼统地说中小企业贷款并没有意义。

  “实际上,那些比较小的小企业是贷不到款的。根据银监会的分类,500万元以下的贷款就算是小企业贷款了,而在浙江除了极个别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外,很少有银行做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业务的。”

  针对银行未能按照政策设想把小企业亟待的“活水”放给他们的现象,应宜逊把板子打到了现有的金融体系上。

  他表示,现有的银行管理层只要把指标做好、没有违规,经营层就可以很安稳。解决小企业的融资,显然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应宜逊表示,不要以为银行要新增贷款增加了,小企业就容易贷款了。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情况会逐渐好转。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下一步经济复苏的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项目所余不多,而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多,大公司会更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信贷需求将减少。连平表示,到那时银行会逐步关注中小企业融资。

  “那时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会有所改善,银行就会增加贷款。估计今年二、三季度后,中小企业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会增加。”连平认为。

  贷款隐性成本高

  贷不到款的中小企业有怨言,而即使能贷到款的企业也有不少牢骚。

  尽管央行在连续降息,但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就发现不少贷到款企业主的抱怨:加上银行方面以“财务顾问费”、“贷款承诺费”、“贷款安排费”、“风险保证金”等名目的各种费用,贷款的成本远高于表面的利息。

  浙江省义乌市人大一份关于中小企业贷款的调研报告也印证了这种说法。该报告指出,除了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之外,在一些贷到款的企业中,付出的隐性成本较高。

  报告提到,义乌一家企业向当地的一家银行贷款4亿元,企业除支付正常利息之外,还被要求额外支付2200万元的财务顾问费;另外一家针织企业在银行贷款后,也被要求支付5万元的财务顾问费,后经讨价还价,企业实际支付了2万元。

  在调研中,多数企业都要求不透露其贷款银行及企业名称,才愿意提供材料诉说苦衷。当地部分企业还反映,银行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却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企业对于有些“规定”也“看不懂”。比如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高达100%,银行贷款利息也由原来的按季度支付改为全年一次性收取。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是银行为了提高单笔贷款的收益,“被要求付出额外费用的企业往往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虽然这严重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相比于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的那部分企业,这已算是好的了。”

    相关专题: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