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9500亿财政赤字占GDP不足3%仍属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 02:0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朱小雯 发自北京

  为了应对经济下滑,财政部将今年的财政赤字预算猛然提升到9500亿元,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专家认为赤字规模占GDP不足3%,仍是安全的。

  在即将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中,我国今年的赤字预算规模已达到9500亿元。专家认为,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已进入第二次赤字财政阶段。巴曙松指出,赤字财政如何平衡以应急为目标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消费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将是政策决策中的难点问题。

  2000亿地方债在赤字之内

  1998 年我国宣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到2002年时,全国财政赤字已达3098亿元,占GDP的3%。2005年,我国转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逐年缩小。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20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下降到0.8%。去年,我国出现财政赤字1110亿元。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表示,9500亿元的赤字规模仍然在GDP比例的3%以内,是安全的。兴业银行资本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按照2009年GDP增长8%测算,此赤字规模占GDP的2.6%到2.7%。

  据悉,2000亿元的地方债发行规模也在这9500亿元的赤字之内。鲁政委认为,今年发行地方债2000亿元是不够的,“这轮经济衰退中地方财政的减收远不止2000亿。”

  短期投资VS长期调整结构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8年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数据表明,10年来,消费对GDP的贡献度却从当时的45%左右下降到35%左右。专家认为,在赤字财政阶段,平衡投资保增长和扩大消费这两者,关键应通过改变收入分配结构。

  鲁政委认为,短期内指望启动国内消费来平滑国内波动可能收效甚微,主要应通过扩大投资来启动需求,并对消费的稳定增长作出贡献。

  另外,应将稳定外贸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因为外贸对经济的影响远远大过外贸顺差的数字显示出的实际水平,因其还对投资、消费造成重大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需要依靠外贸的稳定增长来保证就业,来改善宏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特别是加工贸易。”鲁政委说。

  张斌认为,财政之外,需要通过其他方面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收入分配结构,而目前这方面改革进展较慢。“国有垄断服务业的放开,对创造就业机会、对中长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更为有效,财政政策更多的是短期行为。”张斌说,在这方面,市场化改革应抓紧,放松管制以及降低准入门槛等。

  投资应占赤字70%

  鲁政委认为,投资支出应占到赤字规模的70%到80%,“短期的应急投资刺激应占主要规模。”提高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的比重,应该通过足够的总需求来解决,一是自己投资,二是外需。在经济好转后财政自然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等民间的资本顶上来了。政府投资就后撤了,就是所谓的结构调整。

  张斌则认为,投资支出的比例越低越好。“现在都是政府投资,只是把数字做上去了,对实体经济没有太大作用。”他指出就业问题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扩大消费,最后才是增长问题。1998年的经验是财政支出和结构性改革两者同时推进。但这一轮,花钱力度大,改革上的关注和力度还不够,这样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相关专题: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开闸在即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