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银行欲舞并购贷款双刃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8日 12:19  中华工商时报

  以往经验证实并购成功率不足50%业内人士提醒应寻求风险解决之道

  作者:■本报记者傅春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12年禁令一朝解除,银行迅速展开了一系列行动。

  2008年12月25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银行在上海共同推出了首笔并购专项贷款,并购贷款业务正式进入市场。随后在2009年1月6日,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产权交易所签订了并购贷款合作框架协议,首笔并购贷款正式启动。1月20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签署中信集团战略投资白银集团项目并购贷款有关合同,并发放并购贷款16.315亿元,成为了第一笔实现资金发放的并购贷款。

  “银行现在都普遍关注并购贷款业务,并积极推动该业务的发展,并购贷款信贷风险管理研讨会就是应多家银行的要求而召开的。”银行联合信息网总经理、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研讨会组委会主任总经理符文忠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银行客户迫切需要掌握并购贷款的风险防控方法和挖掘业务机会的技能,非常迫切。”银行联合信息网是银行业内知名的信息服务机构,与600多个银行机构保持日常联系,涵盖总行和有较大信贷审批权的分行。

  记者了解到,在该研讨会上将有政策专家、并购专家、信贷专家、行业专家、法律专家以及财务专家和银行分行行长、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担保公司、信托、证券等机构领导以及产权交易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并购咨询公司等机构管理人员一起来对并购贷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为银行、并购企业答疑解惑,在推动并购贷款的同时,有效的防范风险。“银行加大培训力度和加强业内交流洽谈的愿望,让我们听到并购贷款悄然提速的脚步声。”符文忠说。

  除了对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迫切性,不少银行也对并购贷款业务表示“关切”,这其中,包括像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政策解读及业务发展策略;国际银行业并购贷款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并购贷款业务营销机会及市场前景;并购贷款业务战略风险评估方法实务;并购贷款业务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实操技巧等等的深入把握。

  “并购贷款的开闸对银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并购贷款的开闸将极大地有利于国内企业抵抗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加了一个有力的金融引擎,”符文忠指出,并购贷款将解决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心有余而钱不足”的困难,进而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优化整合,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银行来说,并购贷款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品种,进而拓展了一个新的利润空间,为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迈进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并购贷款的开闸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但是,也有经济分析人士认为,政策鼓励并购,不等于否定银行的风险自担原则,银行发放并购贷款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坏账跟随,银行吃不了兜着走。因此,在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并购贷款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据悉,并购贷款本身是一项具有极高风险的业务,其以并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因此一旦企业并购之后整合不成功,银行所发放出去的并购贷款就将受到威胁。

  符文忠认为,并购贷款就像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当就双方收益,运用不当则双方受害。而并购贷款的风险大小则是取决于并购是否成功,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并购的成功率往往不足50%。企业文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经营风险等的存在,都将大大降低并购的成功率。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协助企业对并购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