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舸:“管办分离”捆绑“医药分开”才激活医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 03:20  每日经济新闻

毕舸

    经征求意见、修改后的新医改方案最后版本有望近期公布,随之公布的还包括《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大学生纳入医保、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或迈向“管办分离”成为最新亮点。

    在以往20多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以减轻财政负担和提高医疗机构效率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平公益属性,导致商业化和市场化趋势愈演愈烈。势必导致医院财政压力下的自我补偿和自我救济。于是,医院“以药养医”,以“药”的超额利润来贴补“医”的亏损,就成为公立医院的选择。新医改的改革呼声也大多聚焦于此。但如果单纯依赖“医药分开”的政策设计,民众又担忧医院将成本转移至服务价格攀升的变相涨价。单一路径的改革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

    “积极探索医保经办机构第三方托管”、“发展非营利性医保机构”等构思出现在新医改方案中,既是政府公共责任和尊重市场规律意识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觉醒,也是对于现有医疗利益格局和困境的强力挑战。

    如果 “管办分离”原则得到实施,在“医药分开”的基础上,让医保等基础医疗服务也走向竞争,处于自由市场竞争状态下的外资、民营药店、医疗器械租售机构、医保服务机构资源必将激活。在医疗基础服务领域出现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将虚高的药价、医疗服务“水分”逐步挤干。同时,在价格及服务博弈中,市场化控制药品及服务价格的手段将成为主角,以往那种粗放式的统一行政限价手段将退出舞台。同时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政策下,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元的医疗服务,强化其自由选择权与用脚投票权。于数千亿处于长期“休眠”状态的医保基金,则提供了充分利用其保障功能与资源二次分配功能的新渠道。

    不仅如此,“管办分离”还是对医疗行业从业者职业尊严和专业利益的维护。在“管办分离”的运行格局下,良好的服务品质将会重新赢得患者口碑和市场价值:哪家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价格性价比高、态度细致、运转完善,其行业声望就高,吸引的患者就多,机构与从业者个人的收入也将因此水涨船高,从而构成良性循环。对以往久治不愈的医德败坏、功利盛行风气,也可起到以市场制约过度“经济人理性”奇效。

    如果说,“医药分开”是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公益性的开端,那么,“管办分离”则是建立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公共医疗秩序的第一步,更强调广义公平下的效率提升。其所引发的后续效应,将使得无论是政府的医疗卫生管理理念,还是具体管理手段都将全面更新,从而使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得到一个较大的调整优化。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