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来了,人们更需要筹划将来。于是,无论做医疗、保险还是教育、培训的企业都成了资本市场青睐的对象。最近的新闻是2008年中国MBA报考人数的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出国留学中介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不难理解,白领们现在少的是offer,多的是时间,加上美元、欧元便宜得一塌糊涂,此时不读书更待何时?
如果说人们需求上的微妙变化主要是在某些特定的细分市场带来机遇,那么政府救市政策的主旨在于吹暖一些造福长远而且创造就业机会更多的大产业。公路、铁路、电信、电力、保障性住房以及其它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甚至如果哪一天植树造林、治沙治水也成了热门行业,你也不必感到奇怪。要知道,当年“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政府安排了超过200万的年轻人就干这个活。当然,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受惠的远远将不止这些公共事业本身,而是要顺着供应链延伸到大量的上游产业,例如原材料、能源、机械,并最终通过人们收入的增加带动消费品市场的复苏。
伤筋动骨才能脱胎换骨
当然,这次危机中许多过去的主导产业,比如出口导向型的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注定要面临冲击,忍受痛楚。这毋庸讳言,否则也就不成其为危机。
但是,即便是那些被认为苦难深重的行业中也会有许多欣然面对的企业——那些未必最大但是最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比如在深受房地产拖累的工程机械行业,一家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打的上市公司总裁私底下曾表示:“如果出于自私的目的,我希望这场危机持续得更久一些才好。”他说,“因为只有在危机中,才有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而在繁荣的时候,大家个个都赚钱。”而这句话的潜台词,与德国管理学家、“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在2008年底访问中国时所表述的观点一模一样——“只要人类对于这种产业的需求仍然存在,那么那些‘冠军公司’(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不但会安然度过危机,而且很有可能会在危机结束之后获得更加强大的竞争地位。”
讨论目前或者下一季哪些行业将是中国经济的暖行业,并不是最重要的主旨。既然寒冬无可逃避,内心强大的人应该更多地考虑关于下一个春天的话题。
说到今天的经济局面,人们联想得最多的是1929年西方世界的大萧条和1997年东亚的金融危机。对伤感记忆的追溯容易引起共鸣与唏嘘,但是对于未来裨益甚少。而这两场经济大动荡留给我们的那些真正至关重要的启示却常常被忽视。
事实上,经济体和人一样,过去越成功,对过去的经验就越依赖。只有在真正伤筋动骨的时候,才会有真正脱胎换骨的决心。比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而当时的韩国仍以重化工为主推动产业规模扩张。失业率一度高达12%的深重灾难迫使韩国人痛下决心依靠新兴产业和创新的企业发展模式。1997到2000年仅仅三年时间,韩国IT产业占GDP比重从8.6%增加到12.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大萧条前后美国的故事同出一辙。动荡期间,通讯、化学合成、有声电影等新技术逐步成熟,推动电信、无线电、合成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好莱坞的兴起正是在这个时期。以此镜鉴今天的中国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通讯、环保、医疗、食品,还有各种文化创意产业,不同样是那些值得托付希望的明日之星吗?
人们应该记得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名言:“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冬天何时会过去,我们不敢妄言。但至少有两件事可以肯定:春天一定会再来;而且下一个春天的景色必定不同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