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鱼跃医疗 受益医改股价创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3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魏玉卿

    周三晚,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新医改方案,经过初步测算,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周四,医疗器械的6家A股上市公司,均闻讯大涨8%以上。其中,中小板的鱼跃医疗高开高走,盘中最高冲击了涨停,但尾市随大盘回调,最终报收于25.75元/股,大涨8.93%,创出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投资亮点】康复护理行业的龙头

    鱼跃医疗 (002223,收盘价25.75元)的主营业务是血压计、听诊器、轮椅等康复护理系列产品和制氧器等医用供氧系列产品生产和销售。

    据200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达3.05亿元,同比增长43.86%;净利润达4206.86万元,同比增长38.76%,同时,预计2008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40%~60%。

    目前,公司的听诊器、血压器、制氧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基本达到国内第一,轮椅车的市场占有率则达到国内第二。

    2008年11月,公司与盐城市蒂菱体温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全国最大的体温计生产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盐城蒂菱的相应产能完全转入合资公司,年销售额预计可达3000万元左右。

    目前,公司生产的血压计、听诊器、制氧机等产品,主要面对药店、个人等销售,产品进入大型医院较少。随着公司新产品X光机的问世,公司将借着X光机的推出,进入医院市场。X光机属于基础医疗类器械,技术含量并不高。2008年,公司已中标X光机两千多万元,一台平均售价在6万元~8万元。

    事实上,资本市场总是对利好进行提前炒作的。2009年,在国家强力推进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医药行业被众多研究员看好。未来三年8500亿元的投入超过了大家的预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据粗略的统计数据,2010年按13亿国民全部享受医疗保障,每年将会新增500多亿元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按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占医疗卫生整体支出25%的比例估算,每年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将新增125亿元,其中主要是基础医疗器械的需求。

【专家诊断】产品种类全 业绩增长明确

    鱼跃医疗在血压计、温度计、制氧机等基础医疗器械市场排名第一,但领先第二较大。主要体现在,鱼跃医疗的产品丰富,综合实力较强,其他公司不能与之抗衡。

    “2009年,预计公司主营收入增长20%~30%,净利润增长30%~40%。由于,国家三年投入8500亿元是超出市场预期的,所以公司的业绩不排除有超预期的增长。”广发证券分析师葛峥说道。

    国联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洪阳向记者也表示,鱼跃医疗的优势主要就是产品较为全面。对医疗器械的公司来说,发展两条路:一是小而全,二是大而精。鱼跃医疗走的就是第一种发展道路,公司同时提供多种产品,所以相比其他品种单一的企业,就具备了相当的优势。

    公司康复护理产品在2008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1.49亿元,毛利率达到29.57%,比上年同期提高0.16%;医用供氧产品的销售收入4942.96万元,毛利率为32.66%,比上年同期提高2.23%。

    相比其他行业,医药行业的利润较高。据测算,医药工业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可达70%,如恒瑞医药、双鹭药业等,2008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80%以上,鱼跃医疗的30%毛利率在这些优质公司中,并不突出。

    另外,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的财务费用为201.16万元,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的增长率13.4%,呈现下降趋势。

    洪阳表示,进入2009年,随着原材料铜、铝等价格的下降,公司毛利率会上升;由于公司扩大销售,所以销售费用会增长,公司上市不到一年,资金也比较充裕。

【风险提示】

股价已脱离基本面

    “从11元到26元,鱼跃医疗的这种涨法已经脱离基本面了。”洪阳向记者说道。

    他进一步解释,从估值角度来说,鱼跃医疗每年业绩最多30%的增长,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2009年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达三四十倍了,但是公司的毛利率仅有30%左右,远不及医药行业70%左右的平均毛利率,所以也不应该享有医药业的高市盈率。况且,2009年,医药业的动态市盈率在十七八倍左右,优质公司如毛利率在80%以上的恒瑞医药,动态市盈率才可能达到三十倍左右。

    昨日鱼跃医疗报收于25.75元/股,创出历史新高,而公司极小的流通盘 (只有2600万股),利于资金炒作,是市场持续热捧的一个原因。

    洪阳说,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股本小并不意味着股价就应该高,也不能作为公司高估值的理由。目前,公司股价已经包含了对医改的预期,如果投资者再介入,风险很大,短期冲高后可以暂时获利套现。另外公司产品虽然品种齐全,但并无一个核心的品种,这是一个大问题。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