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量经济刺激政策成效初显:上月PMI止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06:56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记者 姚伟

  大量经济刺激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作用看似正在逐渐显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3日公布的2008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2008年12月份PMI数据为41.2%,较2008年11月的38.8%这一最低记录回升了2.4个百分点。

  不过,2008年12月份PMI指数依然是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PMI作为一个经济先行指标,若该指数低于50%即意味着制造业萎缩,反之则意味着扩张。该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编制,自2005年7月正式发布。

  “2008年12月份的PMI指数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处于回落状态,但出现底部徘徊迹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称。

    就业指标连降三月

  细观数据,构成PMI指数的12个指标中,多达8个指数在2008年12月出现了上升。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势较为明显,升幅分别为3.9、5.0和6.1个百分点。

  上述三大指数都是直接与企业生产相关。其中,购进价格指数更是说明了企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因此,这一指标的大幅增长说明企业生产确在恢复。

  不过,就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评价说,“目前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基本特点是‘继续维持低位运行、略现回升’。”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萎缩区间之中。

  显见的事实是,虽然大部分指标有所恢复,但除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高于50%,其余各项指数均低于50%。尤其以新出口订单指数为最低,只有30.7%。

  分行业来考虑,在20个行业中,只有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这2个行业高于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10个行业甚至不足40%。

  2008年12月最受关注的指标或许还是产品库存指数。毕竟,此前的一段时间,由于需求不足引起的产品库存急剧增加,被认为是导致工厂停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上月的50.8%大幅下降至44.7% ,这说明企业库存消化速度很快。不少专家也据此推断,经济增长回落态势将走稳。

  值得关注的是,在2008年12月出现下降的4个指数中,从业人员指数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这从数字层面最直观地证明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政策成效或已初显

  “PMI数据的回升当然可以被视作是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见效的反映。”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毕竟,随着有关部门对货币政策进行全面放松,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国或许已经经历了第一波贷款“冲锋”。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最新数据,仅2008年11月当月我国便新增贷款4769亿元,为10月份的两倍还多。

  “一下子有这么多的资金进入社会流通,无论是给了那些搞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还是给了那些用来维持生产的企业,都足够好好‘拉经济一把了’。”鲁政委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