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以宾
“最牛房管局长”被免职,是近日颇受关注的一大新闻。有报道说: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因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调查表明他还存在用公款购买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江宁区委经研究决定免去其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周局长被免职的主要原因是“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而非公款购买高档香烟,这是明摆着的。之所以称其言论“不当”,又主要针对“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至于当地官方对该言论内容本身持何立场,以下两则新闻可为佐证:其一,当地有关人士曾通过媒体透露,查处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的开发商其实是当地一个共识,只不过被一向“高调”的周久耕说了出来,言外之意这多少有点偶然、有点冤枉。其二,几日前江宁区房管局副局长王伟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说,房管局还是要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的开发商进行严格监管。由此看出,当地并未真正否认周久耕言论本身。
《新京报》的一篇报道很容易“关联”上“不当言论”事件,且让笔者产生不好的联想。报道如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题为“当前经济形势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的演讲中,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即“在房价中,房子土地和建筑成本占50%,政府税费占20%,开发商占30%”。成思危解释说,“这30%里有一部分,是开发商最不愿意公布的,说白了就是行贿的费用。”至于30%中的一部分是多大的部分,也许一时难以统计清楚,但起码可以肯定,成思危不可能信口胡说。
某些官员从房地产中获取灰色利益,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关于地方政府、开发商“房价保卫战”的评论,过去业已出现很多。不过纵观以往,无论是房产商、地方政府乃至消费者,在使用“房价成本”这个概念时,一般都忽略了“30%”的重要“意义”,要么是无意间忽视,要么是故意混淆。成思危的“30%论”系在房地产新的市场环境下重新提出,其新的思考辨析意义不能被忽视:既有成本核算意义,更有道德意义、公平意义,还有对官员行为的解析意义。起码,一个早已有的思维公式由此得以加固:某些地方统计部门之所以在房价成本问题上讳莫如深,某些官员之所以坚持不懈地强调房价成本进而“保卫”房价,实际上是在“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
对于所有房产商来说,构成房价成本的任何一种要素都没有道德意义。假如别的房产商都支付这个30%而自己坚守清高,就意味着无法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而对于消费者则完全不同:房价是高是低,如果纯由正常市场机制决定而无任何非市场因素尤其是腐败因素在其中作怪,按说也没什么好埋怨的。而现实是,消费者买房花的钱,实际上被“转移支付”到了一部分官员的个人腰包,而这些人恰恰又是掌握着房价成本最多秘密,甚至可以将地方性的房地产政策以及房价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人。
因为一个太张扬、太高调的周久耕被“人肉搜索”了一番,当地官员均不敢再抽天价烟、戴名贵表,说起来这多少有点可笑乃至“好玩”,由此不禁联想到“瓜田李下”的成语。其实,更严重的“瓜田李下”不是天价烟、名贵表,因为周久耕想为其辩解其实一点不困难,谁也不能完全否定天价烟系偶尔享用、名贵表系亲属朋友正常馈赠。房价成本则不同,并不是因为具有较高社会声望的成思危偏偏在这个时候抛出了“30%论”,而是对于房地产权力腐败,有着太广泛的社会认知,有着太多的公之于众的房地产腐败的反面教材。可以预料的是,此番对周久耕的“人肉搜索”让网友初尝甜头,从而给更多网友乃至整个社会建立了一种“得寸进尺”的思维导向,而与公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的房价成本,一定会成为最受关注、最犯嫌疑的“瓜田李下”。如果某些官员仍像过去那样毫无顾忌地“保卫”房价成本,假如某些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房地产政策时依然坚持房价不能降的思路,极有可能触犯众怒,从而演绎成更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出现更多翻身落马的“周久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