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慎应对外汇储备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2:53  中国经济时报

  见习记者 李雨谦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债管理处蔡秋生日前在一个论坛上演讲时透露,外汇储备余额出现2003年12月以来首次下降,预计为1.89万亿美元以下。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外界的强烈关注。

  不过,在央行网站的黄金和外汇储备表中,统计数据只公布到9月末,10月末和11月末的外汇储备余额尚未公布。有专家认为,如果10月末外汇储备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将与中国近些年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形成对比。

  “因为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的数据,所以只能说那个数据是未经证实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外资撤离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为19056亿美元,而10月份贸易顺差与FDI之和为419.6亿美元,意味着10月份当月我国的外资净流出达到了空前的576亿美元。

  丁志杰表示,“现在看来,除了FDI和贸易顺差之外,其他项目的资金都是净流出的,而且流出的规模和流入的规模基本相当,这可能反映出资本流动方向的逆转。”

  外资不仅从中国撤离,而且撤离了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彭博数据显示,10月,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外汇储备总共“缩水”约1190亿美元。

  也有专家将外汇储备的减少视为热钱的出逃。资本市场历来是国际热钱最经常出没的领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短期性和炒作性,一旦失去了短期获利的机会,热钱的出逃就成为可能。

  对此,丁志杰认为,非正常资金的流动中很大部分是热钱,必须加大对资本流动管理和监测的力度,使得资本的流动不仅符合资本的利益,也符合资本流入国的利益。

  东北证券金融分析师吴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对11月的FDI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从7月份开始FDI的增速就不断下降,而从7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不再大幅升值,中国经济的下滑趋势明显,绝大部分热钱应该早已流出,所以,热钱流出很可能不是主要的因素。

  套汇交易

  “外汇储备可能下降的原因应该是居民和企业结汇和购汇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兴业银行资金营运分析师蒋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今年7月份以来,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变化,居民和企业的结汇行为和愿望开始减弱。

  蒋舒认为,国内居民通过投机性购汇,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等待美元升值,然后再换回人民币获得收益。另外,一些金融机构可能在确定的市场预期下,也会购入美元进行套汇交易。

  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谭小芬认为外汇储备减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元对美元贬值,欧元资产缩水所导致。

  自今年10月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剧烈下跌,跌幅一度接近10%。

  尽管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构成并不予以披露,但据推算,美元资产约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70%,日元约占10%,欧元和英镑约占20%。

  有分析人士认为,欧元贬值并不是构成外汇储备减少的主要因素,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将无法解释在今年4月份以后美元对所有币种大幅升值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却依然快速上升。

  化解冲击

  “外汇储备减少肯定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就目前来说,是完全可以化解的。”丁志杰表示。“如果不是趋势性的,对我国损坏不大,完全可以应对。”

  首先应该加强资本的监测和管理,“即使是流出,也应该是平稳有序”;第二,宏观管理部门应该增加国内各类投资项目的资金供给,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热钱聚集在实体经济。

  丁志杰还表示,对我国来说,这种流出应该是短期的,与欧美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危机收缩投资有一定的关系,也跟中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引起的市场恐慌有关,“目前还不能判定这种流出是趋势性的。”

  蒋舒也认为,单月数字的变化并不代表趋势的逆转。但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流动性越来越紧缺,作为与国际经济联系最为直接、紧密的外汇储备受到一点影响,也是符合逻辑的。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张碧琼认为,“这要视国外投资调整和中国投资环境变化来判断,外汇储备下降趋势何时逆转不能预测,但这种下降趋势应会持续一段时间。”

  有专家提醒,外汇储备一般被视为新兴市场国家抵御游资冲击和金融风暴的最后屏障,虽然我国有着世界排名第一位的外汇储备,但如果外汇储备以此为转折点开始下降,就要密切关注和慎重应对。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