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苏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抗御外贸严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9:50  扬子晚报

  本报讯 金融海啸正在波及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打湿”了中国东部沿海包括粤、苏、浙等外向型经济大省的“翅膀”。如何突围当前外贸困局,成为各地待解的难题。昨天,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阿里巴巴国际电子商务江苏分站”正式上线,4000多家江苏外贸企业昨日就已率先入驻该平台。

  江苏外贸“高台跳水”

  11月出口负增长8.3%

  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江苏外贸形势也比较严峻,进入四季度以来下行趋势明显。以11月为例,江苏外贸形势出现了高台跳水,外贸出口负增长8.3%,而进口负增长29.7%。

  调查显示,江苏省外贸出口企业,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度较大,去年以来,美国因次贷危机导致经济滑坡,购买力下降,所以昨天与会专家表示,江苏的出口企业必须寻找外贸的“蓝海”领域,积极开拓欧洲、澳洲,日本、印度、中东等非美国市场。

  “在外贸形势趋紧之际,必须加快由传统外贸方式向电子商务转型,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内著名电子商务专家梁春晓表示,电子商务当下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通过互联网,中小企业既无必要开设国外分公司或分支机构,也没有必要过多地参加昂贵的国际展会,大大降低渠道开发成本和产品推广成本,“企业只有活下来,才有未来生存发展的机会。”

  据介绍,此次国际电子商务江苏分站开通后,来自阿里巴巴的24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万名国际注册用户都能通过这个平台迅速、准确地寻找到江苏外贸企业;而我省企业同时也能通过平台,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产品需求的最新信息,设计和生产更加适合国际市场的新产品,以此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另据了解,除了“阿里巴巴国际电子商务江苏分站”上线这一举措外,阿里巴巴将和省外经贸厅进行合作,推出针对江苏中小外贸企业的优惠产品套餐“江苏宝”,直接让利于江苏企业,使更多的江苏外贸企业在政府和阿里巴巴的联合扶持下,以最低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

  不少苏企仍未涉“网”

  电子商务应成过冬棉袄

  “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灾难,灾难已经来临,假如你认为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成型。”对于目前的金融危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企业家的卓越之处就在于领先他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仅要被动地发现“由暖骤寒”;更关键的是,要敏锐地意识到“由寒渐暖”也已经发生。

  据了解,目前已有数千家的江苏中小企业运用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并都获得了良好的回报,但江苏目前仍有许多企业没有使用电子商务。“究其主要原因,有对电子商务的优势认识不足,有过于依赖传统的外贸渠道,有缺乏先期成本投入的决心等等,”粱春晓表示。

  “中小企业在‘寒冬’都需要为自己寻找一件棉袄。”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也表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买家聚集,中小企业能够迅速、有效、低成本地寻找新的买家,开拓新的市场,“金融危机下,大买家的订单少了,展会等传统渠道的买家减少了,但是,中小买家变得更加活跃,更多买家通过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渠道进行采购,阿里巴巴今年二季度买家询盘同比就增长43%。” (徐晓风)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