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部经济内忧外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10:36  中国经济时报

  年终地区经济述评·东部篇:东部经济寒冬的启示

  本报记者 朱菲娜

  地处杭州的阿里巴巴早就感觉到了今年冬天的寒意,马云前段时间在国内率先提出“过冬论”,立即引起了各方尤其是东部经济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据国家信息中心一项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东部经济增幅被中西部地区赶超,因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内需,而东部地区对外需依赖程度相对要大一些。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0%以上。今年强烈的金融风暴一登陆,中国开放度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感受到了冲击。

  内忧外患

  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11月,广东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中,工业生产步伐继续放缓,内需基本稳定,外需加速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回落态势。1月-11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3813.41亿元,增长12.8%,增幅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最高的4月份回落4.3个百分点,为去年8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浙江工业生产增幅回落幅度加大,投资、消费、出口、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价格涨幅明显回落。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年以来,湖北等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商务部国际商报国际商务交流中心主任、高级国际商务师何伟文对本报记者这样说:“开放度高的地区受影响更大更直接,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情况会更加困难。”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魏后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给以外向型为主的东部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都是大家始料未及的。我国此前的宏观政策调整也带来一些影响,前几年外向型经济繁荣时担心顺差太大,出台了一些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实际上没有真正看清繁荣背后的潜在危机。以东部为主的我国外向型经济就是靠低价低成本赢得市场,而这就必须依赖于优惠政策。一旦政策有变,成本提高,就会变得非常脆弱,所以被金融风暴一刮就摇摇欲坠。

  记者此前对江浙和广东地区做深度采访时了解到,沿海地区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传统加工行业受到影响较大,普遍表现为企业出口下滑比较明显。有少数企业到了10月份以后,甚至一个订单都没有,经营非常困难。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企业部分停产、半停产乃至倒闭的现象。

  东部经济下滑的启示

  对此,有关转型升级的老话题再次被提起。魏后凯认为,从东部地区经济下滑的事实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要彻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这次金融危机,其实是一次出口制造企业加快转型的契机,如果能够化忧患为机遇,在新一轮格局产生之时抓住话语权,当然是最好。据悉,最近已有一些地方政府如广东省出台了《推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除了外贸方式转型升级,还有一个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外向型转为内向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员刘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认为,过去那种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我国长期以来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状况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更加暴露无遗。中国经济一味吊在外向型的“战车”上,一旦外国的拉动力消失,就会显得很脆弱。

  何伟文建议,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企业一方面要看准政策机会转内销,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到海外投资建厂。在尽量维持传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潜在的市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外贸企业可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巴西、印度、东盟等发展中新兴市场,弥补对欧美市场出口减少的部分。

  记者了解到,最近,一家一直在海外发展的巴丝可爱缔生贸易(BASIC EDITIONS)有限公司在北京雅宝城建立了其在国内的首家品牌展示中心,之后还准备在王府井、新光天地等国内高档消费场所建立旗舰店,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其老总李建国是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他对本报记者表示,选择在此时回到国内开辟市场,一方面是考虑到政府正在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契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下,探索出一条中国企业自己的生存发展道路。

  据记者了解,现在很多像BASIC这样的企业开始在内地建点,重新找经销商,开发国内市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