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结算可大幅降低汇率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 09:01  南方日报

  国务院出台七项政策稳定外贸专家认为“几乎能用的政策都用上了”

  -政策解读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等。最大的看点是: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专家,对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解读。

  年底给出口企业送大礼包

  “七项政策并不是盲目刺激出口,而是有针对性的调控。”昨日,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政策在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转变贸易结构、加强贸易投资互动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1月出口同比下降2.2%,为2001年6月来首次负增长;同期进口亦同比大幅下降17.9%,为2005年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蓝庆新告诉记者:“现在单方面的政策作用已经不是很大,政府必须出台组合拳来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对国内出口的影响。”

  七项稳定出口的政策,是政府在年底送给出口企业的一个大礼包。昨日,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听到这则消息时,激动地告诉记者:“政府出台这些政策是切切实实在解决出口企业目前的困境。”

  记者注意到,七项政策涉及到了促进进出口的方方面面。在蓝庆新看来,几乎能用的政策都用上了。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救市行为,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刺激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刺激我国出口的增长。

  进口产品不能“拿来主义”

  专家认为,这些政策不仅是为稳定出口,进口同样不可忽视。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政策措施传达出一个信号: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中,要重点关注进口。“进口问题现在更为突出,按照国家提出的进出口都需要保的目标,针对进口进行的政策则急需推出,此次政策措施最重要的着力点就在于保进口。”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进口同比大幅下降17.9%,为2005年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而11月实现贸易顺差400.9亿美元,连续4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进口产品来说,也是需要选择的,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张汉亚分析认为,中国需要进口的产品应该是有利于产业升级的产品,比如说措施中提到的重点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元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起步

  记者注意到,昨天的会议还指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人民币结算试点非常重要。”张燕生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外汇的风险太大”,如果用人民币结算的话,可以大幅度降低出口企业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外贸出口急速下滑,我国部分出口型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如果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就可以降低由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节省换汇成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胡志浩博士表示,鼓励采用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广泛计价,使境外企业在与我国企业进行贸易时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能极大促进我国企业的结构调整。这也可以看作人民币国际化大战略中的一步。

  也有专家表示,这些举措将使人民币的货币功能延伸到境外,在金融危机破坏力继续加深的背景下,有利于维持协议两国双边汇率稳定,维护区域金融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曾对媒体表示,金融危机爆发从根本上反映了单极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必须建立一个美元、欧元、人民币等相互制约的、稳定架构的新货币体系。

  美元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不过,在胡志浩看来,“此次国务院提出的措施仍然只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非常初步的一环”。实际上,我国与东盟等地区的货物贸易量和人民币结算量规模非常小。虽然此次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而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仍然处于没有完善的初级阶段时,人民币完全国际化不但难以实现,同时也将对我国经济不利。

  “即使开始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也还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外贸企业愿意接受以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其次,试点银行进行相关的技术、流程改造;同时,国内的外汇体制和监管体制也需要进行周密的调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稳健推进人民币‘周边化’才是适时之举。”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庄健表示。

  本报驻京记者吕天玲杨小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