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 中国乳业在变革中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4:50  《中国商界》杂志

  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点上,汶川大地震的出色应对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从不同的层面向世界展示了这场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国商业的价值初步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同时,中国经济本身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

  商界大事记:

  ●股市大跌

  ●楼市拐点

  ●奥运经济

  ●乳业黑幕

  2008: 中国乳业在“变革”中崛起

  2008年,对中国的乳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三鹿奶粉事件”犹如一个晴天霹雳,震醒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当“三鹿奶粉事件”愈演愈烈,甚至连国内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光明等也未能幸免时,中国的乳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中国的乳业该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中国乳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进入了一个“零利润”的冰河期。2004年,1/3以上的中国乳制品企业亏损,2007年、2008年,牛奶价格虽然有所回归,但如果进行单月核算,中国乳业却步入了全行业亏损状态。此外,由于养殖成本直线上升,也导致奶农无钱可赚。受利益驱动,掺假、造假大行其道,并愈演愈烈。长此以往,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健康,遭受重创的必将是中国乳业。中国乳业在表面繁荣的同时,隐含着巨大的危机。

  也许“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当乳业的潜规则一一曝光,当乳品的生产过程特别是原料奶生产过程一览无遗时,中国的乳业有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阵痛是无疑的,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场看似灾难的背后,其实也孕育着中国乳业新的起点,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次机遇。

  “三鹿奶粉事件”在给乳业带来阵痛的同时,也催生了中国乳业发展的一次机遇,是中国乳业重新崛起的起点。显然,要解决乳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振兴中国乳业,最终要进行的是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除了牛奶生产组织方式的升级、饲养管理和加工技术的升级、产品销售渠道控制力的升级外,产品品种、质量和安全水平的升级尤为重要。不仅如此,乳业产业升级也是市场的需要。“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从“喝上奶”,到“喝好奶”,人们的喝奶习惯发生了改变,更为健康、安全的牛奶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可以说,“喝好奶”的需求进一步催化了高端乳品市场的发展,从而加速了乳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三鹿奶粉事件”给中国的乳业敲响了一记警钟——片面的高速扩张、人为的恶性竞争,行业的信用危机,中国的乳业无疑要进行深深的反思。面对信息的日趋透明和公众的质疑以及“喝好奶”的期盼,中国的乳业需要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