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7:“企业承包第一人”马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4:50  《中国商界》杂志

  在中国,1987年开始出现了“企业家”这个名词,宗庆后、任正非成为代表。跨国公司也嗅出了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达能、联合利华、雀巢、摩托罗拉、肯德基等纷纷进入中国。也是在这一年,国家开始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商界大事记:

  ●宗庆后、任正非创业

  ●柳传志推出联想微机

  ●马胜利被称为“企业承包第一人”

  ●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开业

  1987:“企业承包第一人”马胜利

  在企业史上,马胜利被称为“企业承包第一人”,他不是第一个尝试承包制的厂长,却是最早因承包受到举国瞩目的人。

  1984年,邓小平在考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特区后,指出“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当年3月28日,石家庄造纸厂门前突然出现一份《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 ”“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我的办法是‘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对外搞活经济,对内从严治厂,关心群众生活”??

  “大字报”的作者是该厂47岁的业务科长马胜利。大字报贴出后,有人说他要“抢班夺权”,有人说他“野心大暴露”,这些人,都是厂里的领导;也有的人拍手称快,这些人,都是厂里的工人。

  当时石家庄造纸厂的境况是:当年国家下达的年产利润计划17万元,虽然石家庄造纸厂是一个拥有800多人的大厂,当时的厂领导却不敢接下来,讨价还价说还得亏损10万。马胜利说:“要是我,把17万掉个个,实现利润70万。”最后,市领导拍板鼓励马胜利承包。

  造纸厂生产的是家庭用的卫生纸,马胜利根据市场需求,把原来的一种“大卷子”规格变成了6种不同的规格,颜色也由一种变成3种,还研制出“带香味儿的香水纸巾”。结果,承包第一年就为厂里盈利140万元,承包4年,利润增长21.94倍。

  1985年7月26日,全国的报纸都刊登了新华社的长篇通讯,题目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马胜利很快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马胜利的声音响在各种场合的座谈会或讲座上。

  1986年,马胜利在厂门口竖起个1.5米高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厂长马胜利”。这在那时的国营企业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987年,马胜利开始“放眼全国”,决定承包20个省的100家造纸企业,这是一项带有“中国”名头的工程,全称叫 “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他一人担任100家分厂的法人代表。没有人怀疑他的梦想,毕竟这是一位头上顶着众多荣誉光环的人物。

  一次次地演讲,一个个地承包,一场场地签约,马胜利似乎成了一根神奇的救命稻草。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马氏神话的破灭竟比前人的衰落还要速度。“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成立的日子是1988年1月19日。仅4个月后,浙江媒体报道他承包浙江浦江造纸厂“失利”; 7月,贵州报道“马胜利承包后的贵阳造纸厂处境困难”; 8月,烟台蓬莱造纸厂因亏损与马胜利终止合同; 9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由马胜利失利想到的》,首次将“马胜利失利”与“步鑫生沉浮”相提并论;年底,马胜利宣布停止吸收新企业,今后不再跨省经营。此时,已有16家造纸厂先后退出了集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