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4:中国现代企业元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4:50  《中国商界》杂志

  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人们将这一年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而这一年也是属于珠江三角洲的。邓小平南巡以及深圳等地的示范效应,在这一年终于发酵。无数胸怀野心的青年人如孔雀东南飞,纷纷奔赴此地。中共中央也作出重要决定,宣布“向外国投资者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

  商界大事记:

  ●张瑞敏、柳传志、王石、李经纬等创业

  ●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第一只股票小飞乐在上海发行

  1984:中国现代企业元年

  在1984年诞生的这些公司,今后将相继散发出它们的光芒,不过在那时,它们还非常幼小,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1984年是一个充满暗示和悬念的年份。全民经商热开始席卷全国,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从“你吃了吗”变成“你下海了吗”,在北方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年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而最后的三个选项则分别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也正是在这一年,随着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人们不无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们纷纷上路了,日后很多名扬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后来,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也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注定要走上一条崎岖坎坷的命运之路,但幸运的是他们都活了下来。在山东青岛,35岁的张瑞敏被上级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他回忆说,“欢迎我的是53张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到厂里就只有一条烂泥路,下雨必须要用绳子把鞋绑起来,不然就被烂泥拖走了。”为了加强管理,他上任后的第一条规章制度就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还有一次他当众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10多年后,他创办的海尔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并以其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服务意识赢得了用户的欢迎,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北京中关村,每天在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研究专业机构工作却无所事事的技术工程师柳传志终于耐不住寂寞创办了一家公司,地点设在单位原来的传达室一间只有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他信誓旦旦地对领导说:“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创业之初,他像个没头苍蝇一样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街头瞎转。他先是在单位大门旁边摆摊兜售电子表和旱冰鞋,然后又批发过运动裤衩和电冰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创办的这家小公司日后成为IT业知名度最高的民族品牌,20 年后竟收购了电脑巨人IBM公司的PC业务,与世界行业巨头展开面对面的竞争。

  在火热的深圳,一位整天忙着倒卖玉米的年轻人王石创办了一家商贸公司,他发财的秘诀在于利用特区的政策优势赚取“倒爷”手中的外汇兑换差价。随着内地对特区进口商品的需求迅猛扩大,他很快淘到了第一桶金,此后一路风雨走来,带领自己的团队大举进军地产,终于造就中国最成功的地产企业之一。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