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3:刘氏兄弟完成千万资本积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4:50  《中国商界》杂志

  1983年1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今后的很多年里,他一再地提到“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成为了他最著名的改革格言之一。它也跟“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名言一起构成了邓式变革的思想基础。

  商界大事记:

  ●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海淀区开业

  ●步鑫生被评为企业改革典型

  ●刘永美、王石掘到第一桶金

  1983:刘氏兄弟完成千万资本积累

  刘氏兄弟希望集团的创业过程颇能体现家族企业的起步历程。

  1983年,在四川成都的新津县有刘姓兄弟四人,名叫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他们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有出息,他们前些年先后考进了大学,并都分配在不错的工厂和机关单位里。可是,谁都没想到,老三刘永美突然辞职,其他三兄弟也先后辞职。

  当时,农田已经分包到户,农民生活渐渐好起来,养殖业开始露出发展的苗头。刘家兄弟觉得搞一个良种场一定不错。于是,刘永言卖掉了家里唯一一块手表,刘永行卖掉了一辆自行车,当时的手表和自行车都属于紧俏贵重的商品,兄弟四人共凑了人民币1000多元,办了一个实业“育新良种场”,开始养鸡。一个充满传奇和曲折的家族创业史就这样简陋地开始了。

  一年后,四兄弟被一个叫尹志国的人骗走2000只小鸡,良种场差点破产。正巧这时,刘永言看到一条新闻,朝鲜送给中国一批鹌鹑,报上说鹌鹑是“会下金蛋的鸟”,产蛋率高,一只鹌鹑几乎每天都可以下一个蛋。四兄弟计算了一下,卖蛋的利润是成本的一倍左右,而且鹌鹑小,不占地方,容易大规模养殖。于是,他们把良种场的重点转到了鹌鹑养殖上,决定在刘永言买回的50只大鹌鹑和200个种蛋的基础上准备大规模地养殖鹌鹑,为此,刘永美和刘永好还琢磨出电孵技术。

  很快,他们在鹌鹑养殖上赚到了钱。到年底,刘家买了一台14英寸的彩电,让四乡邻里羡慕不已。在新津,养殖鹌鹑渐成风尚,数年后,新津县成了全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养殖户超过了十万人,刘家兄弟也掘到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而在这时,他们又不失时机地转到了另一个行业。在鹌鹑养殖中,他们试验出了一个饲料配方,随着养殖户的日渐增多,饲料成为最紧缺的商品,刘家兄弟当即开了一个饲料工厂,用他们试验出的饲料配方制造饲料,为其他养殖户提供支持,他们不但生产鹌鹑饲料,还生产猪饲料。工厂被起名为“希望”,这家厂在经营手法上比较灵活,且在体制上没有制肘,成都地区仅有的一家国营饲料厂根本就不是它的对手,后来这家小厂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饲料集团。

  到1987年前后,刘家兄弟已经悄悄聚起了上千万元的资本。他们可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靠产业发展完成千万级资本积累的家族。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