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柴油实行最高零售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 13:27  新京报


  零售基准价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仍间接接轨,政府继续调控

  本报讯 (记者 李静睿) 昨日公布的方案中,提及了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初步思路。与之前官方多次表态成品油价格改革将采取渐进模式相同,方案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坚持与国际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模式,国家还将继续对成品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控。该方案重大变化为,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

  出厂价以国际市场为基础

  方案确定,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同时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

  《方案》表示,采取这一模式,是为了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既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程度,又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的价格形成机制。

  出租运价调整前财政补贴

  在配套政策方面,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按完善后的机制运行后,当年成品油价格变动引起的农民种粮增支,继续纳入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统筹安排,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只增不减;出租车在运价调整前,继续由财政给予临时补贴。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补贴标准也随成品油价格的升降而增减。

  有专家认为,这一改革仅为在国际油价猛跌下的阶段性调整,原因是倘若国际油价再次回归到一个高价位,如果继续对国内实行最高零售价,而不是按照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整,有可能再次发生“油荒”现象。

  - 企业反应

  中石化 “此为重大利好”

  该企业表示考虑国内加工成本是非常重要信号

  中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价机制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表示,汽柴油价格今后将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考虑国内加工成本。“考虑国内加工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对于中石化是重大利好。在今年国际油价140美元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换算过来还不到80美元,中石化承受着巨大亏损。”  本报记者 钟晶晶

  中石油 “对公司影响不大”

  该企业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体制未与国际接轨

  中石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调整属于微调,对于公司的影响并不大,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体制仍未与国际接轨。

  本报记者 钟晶晶

  - 专家观点

  “油价与国际接轨 可能性不大”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林伯强表示,虽然成品油油价并未变动,但费改税实际上相当于变相降低了目前的国内成品油价格。

  林伯强认为,燃油税方案重大意义在于实现了税费改革,实现能源使用的效率公平原则。在当前的情况下,政府同时推出燃油税和国内油价完全与国际接轨可能性还并不大,“由于仍是政府定价,政府还可以根据国际油价情况随时再对价格进行调整。”

  本报记者 钟晶晶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