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资委非常时刻出招 548亿助央企解燃眉之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9日 02:11  华夏时报

  江金骐

   11月26日,就在南航集团正式收到财政部30亿元注资通知的时候,国资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2008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已经获国务院批准,确定支出的总额为547.8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国资委将在本年度余下的时间里,花掉这500多亿。其中,用于央企新设出资和补充投资的将近一半。

  红利再分配

   “这是国资委首次对央企上缴的红利进行分配。”国资委收益管理局一名黄姓处长2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该预算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前两年实现的国有资本收益,即来自于烟草企业及国资委监管的150多家中央企业的红利收入。其中,来自2006年的收益大概为160亿元左右。

   有消息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烟草企业及国资委监管的150多家中央企业,已陆续向财政部上缴总额约500多亿元的企业红利,这些钱经财政部门汇总后进入财政库,而在使用时,再从财政库中支出,由国资委进行支配。

   据国资委公布的消息,这笔总数高达547.8亿元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用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中央企业新设出资和补充国有资本的预算支出270亿元,约占总数的49%。此外,用于支持特大自然灾害中损失较重的中央企业灾后恢复重建的预算支出196.3亿元,约占36%;用于推进中央企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预算支出81.5亿元,约占15%。

   对此,国资委产权管理局邓志雄副局长向记者表示,今年预算支出的下达,配合了近期出台的国家重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于引导中央企业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帮助中央企业渡过难关将起到积极作用。

  央企嗷嗷待哺

   “其实,即使没有预算公布,部分央企的注资申请也照样进行。”一直关注国资预算的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研究部部长程伟告诉记者,按照国资委“做大做强”的一贯政策,部分央企在这个时候获得注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专家认为,航空企业只是注资的一部分。由于2008年接踵而至的雪灾、震灾,一些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央企陷入困境,其中那些能带动投资就业的行业当然是政府注资的首选目标,电力行业就是典型代表。

   由于燃料成本长时间的高位运行,一些大型发电企业业绩恶化。以华能国际为例,其一至三季度累计亏损竟达26.3亿元,同比下滑158%。在不久前国家能源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透露,华能对现金流的需求,已经“迫不及待”了。今年的两场自然灾害给国家电网也带来了数百亿的损失,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此前已经表示,重建电网的所需资金,预计达到736亿元。

   此次宣布的预算计划,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开局之笔。现在,随着预算资金确定将注入南航等央企,市场对于电力企业将获得注资的呼声越来越高。除了包括华能国际在内的五大发电集团外,石油石化、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等行业也有望迎来国资委注资。

  央企还需自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只是配合宏观政策发挥作用的渠道之一,尽其所能也只能解决部分央企的燃眉之急。”程伟说,注资只能改变流动性问题,目的是防止国有经济下滑过快。

   权威专家认为,与4万亿元财政投资相比,547亿元的国资经营预算不会对整体产生太大的影响,不能改善公司经营管理。

   事实上,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央企效益已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的局面,国资委研究局一名副巡视员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上半年央企实现利润4256亿元,同比减少489.9亿元。从中央企业上报的2008年经营预算看,有67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预算高于去年,一些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了80%。高负债必然加大企业筹资成本。现在,国资委最担心的还是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注资不能成为公司因自身原因而亏损的救助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表示,当企业因政策或市场变化等不可抗力因素陷入危机时,注资可以作为解困的一种手段,但这种增资注资要有一定的程度和标准,它不能成为国有企业“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一个借口。

   与李曙光的意见近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认为,注资属于投资行为,属于重大公共政策范畴,而中国至今没有明确的所有权方针。“哪些领域、到了什么程度需要国家控制?是阶段性持有还是长期性持有?这些都缺少明确的法律关系和具体规则。”陈小洪说。

   面对同样的问题,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则向记者表示:这个问题不值得过分讨论。他结合政府向航空公司直接注资的案例分析,这是近5年来从未有过的事,而所谓的央企注资潮,只是复杂经济形势下的一种应急干预,不会演变成一个趋势。对市场而言,央企分红制度的建立远比获得多少红利重要。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