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个税起征点需要从速从重调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9日 02:10  华夏时报

  任孟山

   在中央政府确定刺激内需应对经济放缓的方针之后,提高个税起征点就成为了一个社会议题。但是,面对中央政府4万亿元和地方政府已近20万亿元的预期巨额投资,面对央行大幅度降息108个基点的非常规性动作,是否调高个税起征点仍然犹抱琵琶,还没有太明确的消息。

   此前有消息说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紧张起草。消息称,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数个领域。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它的速度却不可预期。这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政策此起彼伏相比,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的动作缓慢。其实,这有些不应该。

   一方面,原来将个税起征点确定为2000元的时候,社会争议就非常激烈且范围广泛。因为这个数字不仅在超级城市受到非议,而且在中等城市也受到非议。这个数字不只是对于顶在天花板的房价显得不适宜,即使相对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个人及家庭主要需要依赖自身力量应对未来的医疗、教育等问题,也没有达到公众期待的高度。从这个角度讲,现在迅速地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不仅具备广泛的民意基础,也是对原有政策的一次顺理成章的修正。

   另一方面,既然要拉动内需,就需要大家的钱包里有钱,尤其是在对未来抱有悲观预期之时,更需要如此。按照上述消息的说法是,考虑大幅度提高社会工资。但是,这个说法立刻被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原因很简单,国家并不负责给所有的单位拨付工资款项,只有那些机关事业单位,国家能够很顺畅地加以调控,而其他性质的单位根本没办法控制,尤其是很多单位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都在进行减产减员减薪的动作,指望它们给员工加工资,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且国家也没有强制进行的权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通过调高个税起征点,在实际上就能够起到这种作用。毕竟,个税征收的对象适用于全体国民,不受单位性质的限制。在企业不能给员工加工资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的结果,就是国家直接给员工发工资,甚至也可以说它也相当于某些地方政府给市民发红包。换个角度讲,国家可以通过预计财政减收1200亿元的增值税改革来帮助企业,也当然可以通过调高个税起征点间接帮助企业。

   况且,国家财政也具有这种实力,个税总额在税收总额中占比约为7%,仅是调高而不是取消个税,对政府税收影响不大。如果能够起到提振大家的消费信心的作用,这部分税收损失可以通过其他税种弥补。而且,当前缴纳个税的主体是工薪阶层,他们很少具有避税和逃税的机会。在调高个税起征点的同时,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个税监管,也可以弥补部分政府税收损失。因为相对于工薪阶层,高收入阶层尤其是超高收入阶层,可以避税和逃税的手段有很多。

   从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之所以会不断地释放出新措施,央行之所以如此大幅度地降息,固然显示了中央政府对刺激内需、防止经济下滑、稳定社会预期的态度极其坚决,其实也表明了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已经超出预期。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11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坦承,11月份国内有一些经济的指标确实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特别是一些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有些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的状态。同时,他的讲话中也修正了此前有部门所谓“不存在农民工返乡”的说辞,表示“在某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的现象”。

   因此,不论是美国的经济数字和社会现象显示金融危机还没有到底,也不论是中国的经济数字和社会现象表明危机的影响在不断加深,都说明了我们为了抑制经济增长过度下滑,都需要继续贯彻国务院确定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原则,而调高个税起征点的措施应该在此之列,需要从快从重推出,将能起到让百姓受益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甚至在操作层面上讲,如果不想将个税起征点永久性调高,也完全可以借鉴暂停征收利息税的做法,将其作为一项暂时的应对措施,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加以完善。特殊时期应该有非常的应对措施,不能顾虑太多。有媒体引述经济学家周其仁的话称,全国人大已就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达成共识。期待这种共识能尽快付诸行动!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