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谈风暴面前上海企业该如何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3:37  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 宾:胡晓鹏(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未见将息的金融风暴,正将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裹挟其中。在美国,受累次贷危机,多家金融巨头接连倒闭;人们还担心,美国的两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正滑向破产的边缘,因为两家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在上周都创下了新低。

  应该说,目前我们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好的。但在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的企业究竟抗风险能力如何?自然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话题。

  支玲琳:今年下半年以来,汽车滞销,钢铁价格还出现了暴跌的情况。这些是否都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有关?哪些产业最先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波及呢?

  胡晓鹏:在这场金融海啸中,要想独善其身,我认为并不现实,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还是要乐观得多。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整体数据来看,无论是外企、国企还是私企,相比去年的总量,仍然是有提高的。当然从结构来看,今年的同比增速较之去年明显回落,而民营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就影响而言,我认为各产业间存在着明显的传递次序。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能源依赖型企业。事实上,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势头本来还是不错的,但是从去年开始能源价格的一轮急速上涨,让很多企业不免产生了担忧:再高下去怎么办?于是一些对于能源依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在前期做了一些储备。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两三个月来的价格骤降,是这些企业始料未及的。由于先期的储备成本较高,这对此类企业下半年的经营业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受到影响的,是面向消费者的制造企业,如汽车、家电。这种影响在前面几个月其实还不太明显,但是从下半年开始,不仅是出口,包括内销,我们的企业都感受到了明显的寒流。而既然汽车、家电企业生产出现了萎缩,那么必然会影响到装备企业、机械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明白了这样一种传导机制,有助于我们在化解危机时,理顺链条,有的放矢。

  支玲琳:回落,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释放了经济放缓的信号?我们该怎样理解“回落”二字呢?

  胡晓鹏: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的回落,不是指绝对值,而是指相对值。比如说去年投资增幅30%,今年这个数字是20%,相对而言是慢了一些,但不能说今年就没增长。我认为投资放慢,不单单是因为企业盈利受到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样大的经济风暴面前,企业的投资会比以前谨慎得多。一般来说,国企因为每年有指定的投资计划,必须按部就班地完成,可能变动还不是很明显。但就以市场为导向的民企、外企来说,它们会担心未来:如果这场风暴还在深化,那么它接下来的投资可能就会竹篮打水、无利可图,所以自然也就导致一种逐步回收的心态,以更审慎的眼光去面对当前的环境。

  支玲琳:其实在应对金融危机、化解企业风险方面,早在今年三月,上海就出台了一些针对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优惠措施,如小企业贷款的“无忧服务”。这些举措,对于延缓企业的衰退,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上海不仅是民营经济的乐土,还是国资的第一重镇。所以,我们在关心中小企业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大企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