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诗成:医改方案征求意见不是听全民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毕诗成

    国家发改委网站15日发布信息,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情况进行通报。通报显示:截至11月14日16时,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共收到了各类反馈意见35260条。从对《征求意见稿》的总体评价看,超过90%的群众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建议。(国家发改委网站)

    90%群众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议——这样的结论难免让人大跌眼镜。就在一个月前,《征求意见稿》甫一发布,便引发了全国媒体大量的质疑,总体的评价并不“积极”。舆论普遍认为:由于意见稿只是对医改的原则、方向、目标作出了阐述,却没有触及根本的分歧点,甚至像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怎样合理搭配、政府在医疗问题上的投入将实现怎样的比例增加,财政补供方与补需方怎么做好责任分担等基本问题都缺乏相应的思路,民众很难说出意见,这样征求民意恐怕只能流于形式。

    与新闻媒体的“消极”解读迥然不同,发改委在对反馈意见汇总之后,竟然得出的是“超过90%群众积极评价”的 “积极结论”。“群众普遍认为,《征求意见稿》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性意见,方向明确、内容全面”、“群众普遍赞同《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的五项工作重点”、“很多群众表示,对医改向社会征求意见,充分显示了对民意的尊重”……这样的结论,为什么与各大网站网友的评论和留言,几乎全是反对或质疑之声相比差别这么大呢?

    不能否认,这些积极评价或许能代表一部分群众的观点,但同样会让人生疑的是:作为既是主导者又是操作者的发改委,在汇总意见时,是否做到了绝对的实事求是?是否将大量的指责过滤掉了?按照正常的逻辑,有不满和持批评意见的人,表达欲望应该比“积极评价”的人更强烈,既然如此,当初对这个宏观意见稿很有意见的批评者,没有理由不将不同意见反馈到官方搭建的评价体系中去。

    据媒体的报道,医改协调小组人士曾经表示,“即便是卫生部门内部,对方案也存在着不同看法,一方认为局部调整即可,另一方认为需要重新进行大的修订,鉴于各方对方案争议颇大,征求意见后方案有可能做出新的调整”。另有报道称,由于各部门利益无法协调,医改协调小组很可能需要“升级”,由一位副总理亲自担任组长。既然是“各方争议颇大”,又何来90%的积极评价?

    医改方案征求意见不是听全民叫好的。政府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不是为了走个“民意支持”的过场,而是要真的吸纳、尊重民意,让老百姓把想说的都说出来,想表达的都表达出来,然后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最充分的考虑。现在经过一番操作,一边是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大量存在,一边却得出个“全国人民都支持”的结论,这如何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征求意见就是要俯身听取民声。如果是“近日将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征求意见稿》,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轰轰烈烈的医改方案征求意见,就这样悄然落场,难免会让民意感到一些被愚弄的神伤。浏览此条消息后面的大量网民跟帖,有相当比例的人都声称自己是那“剩下的10%中的一员”,对于这样的民意,不晓得这次征求意见的主导者作何回应?

    自闭式而不是开放式的医改决策,正是此前医改失败的根源所在。如果继续走这条老路,光是“听取”所谓的“认同意见”,而不吸纳最广大群众的“不同意见”,这样的决策前景,是令人深感忧虑的。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