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 正文
在国家近日宣布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中,铁路建设是增加投资的重要方面。今后3年,我国铁路投资将达3.5万亿元。未来3年至5年,我国几大客运专线将全线贯通,相关区域发展将迎来高速铁路经济时代。运营3个多月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突出地表明,增加铁路建设投资在扩大内需、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铁经济”催生中国经济新格局
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近年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以高速铁路为重点的客运专线网正在加快推进。预计未来3年至5年内,我国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有望迎来“高铁经济”时代。
今年以来,京沪高速铁路、京石铁路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津秦铁路客运专线等铁路线的密集开工,铁路建设的步伐在加快。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卢卫说:“这一轮铁路大建设,体现了平衡东西部差距、注重民生、注重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考虑。既可以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开辟了进一步发展的通道。”
今后,随着京哈、京广、京沪、陇海、哈大等一大批时速25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人们在享受更安全、快捷、舒适、方便的铁路运输服务同时,相关地区区域一体化趋势将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将实现空前的融通,资源异地共享,优势得到互补,“一加一大于二”综合效应势必出现,这种综合效应势必催生中国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半小时交通圈,让京津两座城市的居民得以互相选择居住、工作,人员来往频繁,两座城市的观念、生活方式相互渗透,人才流动的渠道也不断拓宽。”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秉镰举例说,国际上通过交通一体化而实现城市经济一体化不乏其例,日本的东京与横滨,交通发达,人们的生活和从业没有城市的概念;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与海牙,便利的公路和铁路把两市紧紧联系在一起。
每修一公里铁路可增600人就业
“我国如此大规模的铁路投资,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它将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告诉记者,以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为例,除在年内完成500亿元的投资外,目前已经吸纳10万劳动人口就业,也就是说每修一公里铁路就需要劳动力600人左右。明年,铁路新增建设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可达600万个。
截至目前,全国铁路在建和批准可研项目135项、投资规模16656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拟安排新开工项目约70个,其中客运专线项目14个,区际通道、煤运通道及地区开发性项目31个,改建铁路等路网协调性项目25个,投资规模约1万亿元。
与此同时,安排开展前期工作或规划研究项目65个,投资约1万亿元,争取2010年开工建设。另外,根据客货运输需要和新建铁路投产情况,未来4年计划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5000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建设已有明确要求,全国各地加快路网建设的积极性也很高。一批已经论证成熟的项目的批复速度也明显加快。”杨忠民说,“大规模实施铁路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顺势解决长期制约国民经济的瓶颈问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货物运输请求车满足率一直不足35%。客运方面,每天不到300万坐席能力,日缺口达100万坐席。
杨忠民表示,铁路的大规模投资绝不是搞重复建设,也不是撒“胡椒面”,而是正当其时的正确决策。铁路运输方式在占地、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加强铁路在资源性物资和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地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旅客运输的比较优势,对于实现综合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按照2009年铁路完成工程投资6000亿元安排,根据定额水平测算,消耗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对GDP的推动为1.5%。2009年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000亿元,可提供80万人的就业岗位,消耗钢材500万吨,对相关产业总产出的拉动为1万亿元。
新华社天津1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