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 正文
周俊
投资者报(研究员 周俊)如果你错过了1998年开始的高速公路投资热潮,那么,你现在该睁大眼睛了。我们即将迎来的是声势更为浩大的铁路投资热潮,未来三年,中国铁路投资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
根据《投资者报》研究部的分析,由于未来铁路建设将包含较高比重的高速铁路,投资总额中占比最高的将是桥涵建设投资,将达到总投资的25%~35%。其次为路基建设投资、征地拆迁成本、轨道建设投资以及后期的机车车辆采购投资。根据我们的测算,在未来三年的3.5万亿元铁路投资规模中,桥涵、路基、轨道以及机车车辆购置方面的投资规模大致分别为8750~12250亿元、3500~5250亿元、2450~3500亿元以及3500亿元。
相应地,铁路施工、工程机械、轨道生产以及机车车辆制造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将从中受益。其中,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三一重工、攀钢钢钒、中国南车等行业龙头自然值得关注。另外,隧道股份、山河智能、晋西车轴等细分行业龙头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5万亿投资盛宴
据新华社消息,今后三年,我国铁路计划投资规模将超过3.5万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新开工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则达到1万亿元。
根据《投资者报》掌握的信息,目前我国铁路在建项目余额约为1.2万亿,而今年年底前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而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明此前也对媒体表示,今年后两月新批复项目规模可能将达3800亿元。
根据“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在2010年之前,将新建铁路1.7万公里,其中7000公里为客运铁路。11月10日,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向包括《投资者报》研究员在内的参会者表示,铁道部已经将“十一五”规划目标做了调整,新建铁路提高至1.98万公里,客运长度则提高到9800公里。相应地,到2020年,我国铁路总长也由原计划的10万公里增长到12万公里以上。
作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铁路建设项目的批复开工速度明显加快。我们了解到,10月铁路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而10月以后新开工的项目将达到4100亿元左右,其中,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主要包括石武客运专线,总投资额1168亿元,建设期4.5年;贵广专线,总投资额858亿元,建设期6年;总投资额774亿元的兰渝铁路,建设期6年;京石客运专线,规模439亿元,建设期4年;其他新开工项目还包括投资规模为240亿元的宁杭铁路、投资额300亿元的南广铁路等等。
根据修建京津城际铁路以及京沪高速的投资额计算,目前,我国修建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每公里造价约1.5亿元;此外,时速20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造价为每公里6000万~1.5亿元;时速160公里以上的双线重载铁路每公里造价为2600万~4500万元;时速低于160公里单线铁路为1000万~5000万元;复线改造为1000万~3500万元;电气化改造成本为每公里400万~600万元。
桥涵建设占大头
在现代铁路建设中,投资额占比最重的是哪一部分?路基、轨道,还是机车车辆?都不是。
为了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破坏,以及增强轨道的精确通过能力,在未来的铁路建设中,投资规模占比最高的部分将是桥涵建设,占铁路规划总投资规模的比重将达到25%~35%。在一些高速铁路中,如城际客运专线的建设中,桥涵投资额最高可能达到总投资额的40%。
其次,路基铺设的投资规模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而异,占总投资的比重为5%~20%,一般为10%~15%。不过,随着桥涵比重的提高,路基投资的比重可能将会继续降低。
轨道设施制造占规划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14%,一般在7%~10%之间,轨道设置主要包括钢轨、轨枕以及扣件等。
征地拆迁费也是铁路建设投资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支出规模与铁路建设环境有很大关系。在一些偏远地区,征地拆建支出的比重较小,最低仅为3%,而在居民集中地区或城市地区,如建设城际铁路,该部分支出占总投资的比重最高达到20%。
机车车辆购置支出占铁路建设总投资的比重一般为10%左右。
其他主要的支出方面还包括,隧道建设,占一些山区铁路建设总投资的比重较高,最高可能达到45%,但在平原地区则很低;通信信号投资,占总投资规模比重一般为3.5%~7.5%;电力及牵引等支出,比重一般为3%~8%;勘察设计等前期费用,比重约为4%~5%;贷款利息支出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也达到3%~5%;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如给排水工程,比重一般在1%~5%;基本预备费比重一般为4%~5%;其他支出,如房屋建设、临时过渡性工程、铺底流动资金等支出,占总投资的比重合计达到3%~6.5%。
由此测算,2009年的6000亿铁路实际投资中,主要建设方面的投资额包括,桥涵建设投资总额为1500~2100亿元,路基投资额为600~900亿元、轨道投资420~600亿元、机车车辆购置支出为600亿元。而在未来三年的3.5万亿元铁路投资规模中,桥涵、路基、轨道以及机车车辆购置方面的投资规模大致分别为8750~12250亿元、3500~5250亿元、2450~3500亿元以及3500亿元。
施工、建材公司受益最大
根据前文的解析,桥涵、路基、轨道的投资建设以及机车车辆购置将是未来三年铁路建设热潮中投资规模最大的四大部分。从“十一五”规划看,我国新建铁路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因此,水泥、钢材等具有运输半径限制的行业中,中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将主要受益。
在桥涵建设中,投资支出比重较高的行业有水泥、钢材、工程机械以及铁路建设施工等。
据我们的预计,水泥支出占桥涵建设总投资的比重约为1/4,未来三年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以上,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中,主要业务集中于中东部地区的公司有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太行水泥等。至于西部的一些水泥上市公司,由于运输半径的限制,受益程度相对低于中东部公司;桥涵建设所需钢材也占较大比重,中东部地区的主要钢铁上市公司有宝钢股份、武钢股份、济南钢铁等;投资比重较大的还有工程机械,据估算,工程机械总采购额占基建投资的比重将达到10%,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也有5%左右,预计总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其中,需求量较大的是旋钻挖机、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等,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包括三一重工、徐工科技以及山河智能等;铁路施工类上市公司中,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把持了行业第一、第二的位置,两家公司在铁路施工市场的份额各占约1/3。
路基与桥涵存在替代关系,即桥涵比重增加,路基比重就会下降。路基建设中主要的投资方向是机械和工程施工。三一重工、徐工科技等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以及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铁路施工类上市公司都将受益于合计达到600~900亿元的路基投资规模。
轨道建设包括了钢轨、轨枕以及扣件等。目前,攀钢钢钒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钢轨生产基地,中国未来三年近600亿元的轨道投资规模将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增长机遇。此外,包钢股份和鞍钢股份也是中国的钢轨生产基地,和攀钢钢钒一起称为三大基地。至于轨枕等其他设备设施,目前主要由铁路物资总公司负责生产。
机车车辆购置方面,中国南车目前占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市场约50%的份额,其余基本被中国北车占有。因此,未来三年中合计达3500亿元的机车车辆购置投资规模中,中国南车将占有超过1700亿元的蛋糕。除中国南车自身受益外,其上游企业也都将能分得一杯羹。主要包括马钢股份、晋西车轴、南方汇通、北方创业、晋亿实业以及时代新材等。
其中,马钢股份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火车轮生产商,国内铁路客车轮有90%产自马钢股份,在货车轮市场也有50%的份额,公司将面临非常难得的市场机遇;晋西车轴重组并购北方锻造公司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车轴制造企业;南方汇通、北方创业、时代新材以及晋亿实业都是铁路及火车配件制造商,因此也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