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建莹
日前,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幅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19亿元,同比多增457亿元。1至10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66万亿元,已超过年初预期的全年额度,而且10月贷款延续同比多增,形势趋向乐观。
但是在放松信贷管制的情况下,当月新增贷款的绝对量和理想的水平相比仍然偏低。与9月份贷款增加额3745亿元相比,10月份增加额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与此同时,10月份货币增速再次创下近年新低。M2余额为4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2%,比上月末低0.27个百分点,创2005年6月以来新低;M1余额为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85%,比上月末低0.58个百分点,为1998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M0余额为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9%。1至10月份净投放现金943亿元,同比少投放303亿元。
实际上,9月份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弱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并将1年期和3个月期央票改为隔周发行,央行的上述放松货币的举措,明显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得到了改善。同时,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已明确表示,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加以硬约束。与年初相比,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货币环境已然发生了根本逆转,现在的问题是实体经济资金面却呈收窄之势。
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意味着很多资金并没有参与实体经济,也就是说,经济增速以比信贷扩张速度更快的速率下降。建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央行信贷的放开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同时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但是信贷规模限制的取消不代表银行的资金一定能马上进入实体经济领域。金融数据表现出来的情况进一步证明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企业整体情况来看,即使有条件拿到贷款,大多数企业也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这说明企业的经营环境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从银行信贷情况看,商业银行之间对大客户、好项目的争夺还是比较激烈。一方面要防范风险,稳健经营,一方面谁也不愿意“因噎废食”,失去商机。“央行虽然在信贷上开了个口子,很多企业也都有资金需求,但是我们还是不敢贷啊!毕竟现在实体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大家在信贷投放上肯定以稳健为主。”一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士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显而易见,目前商业银行对贷款的考量是“慎贷”而非“惜贷”。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明确了下一阶段我国将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这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为银企双方发展都带来了利好。因此,目前要解决的是在经济预期下降的情况下,能否将贷款如期发放出去,贷给那些有贷款需求的、符合条件的企业。
金融专家指出,政府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出台非常及时,但需要尽快落实。政府的启动资金到位了,许多受政府支持的行业、企业肯定成为银行信贷追逐的对象,安全性较高的贷款机会将陆续涌现,银行加快该类贷款投放的可能性较大。天相投资研究人员预测认为,大额投资有望带动贷款和利润的增长。将带动6400多亿元国内贷款,这有望使明年和后年贷款规模增速各提高1个百分点,且实际带动贷款投放可能更多。如果新增贷款分别在两年年初投放,则有望使明后两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提高近1个百分点。
近日,工、农、中、建和国开行等都纷纷公布了其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具体措施,显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尽快刺激经济增长,不仅是银行业的共识,而且已经迅速行动起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贷规模合理扩大,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