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政和货币政策合璧保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1:39  金融时报

  记者 谷秀军

  根据最新消息,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显然,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财政政策打出的第一记重拳。

  事实上,自今年年中货币政策就已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此前的一个半月内,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局面,10月29日晚,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继今年9月15日、10月8日两次降息之后第三次降息。此外,为了实现保增长目标,9月以来,央行还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降低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3年期和6个月期央票已暂停发行,对银行信贷也已不再实施“硬约束”。

  当前,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目的是要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增长”已成为首要任务。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此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积极”,意味着我国将再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规模,该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经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政策体系,而且它们的调控都集中于社会经济中货币资金的流转与运行。由于调控对象的一致性,两大政策体系在资金方面客观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之间应当协调配合。他说,国家之所以强化两种政策工具综合运用,与现在我国面临的宏观调控形势有关。

  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在货币政策方面,前一段时间央行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的同时财政配合在地契税方面做了调整,这就是一种政策组合。

  有专家告诉记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就是两个步骤,第一是减税,第二是政府直接投资。这一次,政府直接投资4万亿元,这4万亿元投入之后,是一个马上可以见效的结果。从中长期来看,需要不断减税的过程。增值税的转型就是减轻了很多企业的税负,从企业层面上来讲在实现减税的目的。减税和政府投资这是财政政策两个重要的手段,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已经使出这两个手段。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适度放宽对货币供应量的限制,充实市场的流动性;通过调低利率水平,降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比如,小幅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既可以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又迎合了全球金融政策调整。这位专家相信,这些手段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必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难以回避的是,面对“金融海啸”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矛盾,宏观经济运行已经进入到长期高速增长路径下的短期波动下行区间。在这个阶段中,我国宏观调控既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又要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冲击,政策的协作性和严谨性要求大大提高。有专家指出,目前,单靠某一种政策已经难以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此,当前一个更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