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问题奶销毁绝非一日之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 14:3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李志伟 江赟

  本报记者踩点广州兴丰垃圾场,巧遇首度联手的政府五部门工作人员,采访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绝非一日之功

  11月8日,本报记者踩点广州的两大“问题奶”正规处理点———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和番禺绿由公司,恰遇广州市环卫、食安、工商等部门首次联手在兴丰垃圾填埋场填埋问题“液态奶”;而绿由公司自“问题奶”事件发生以来,仅处理过一个品牌的奶粉,液态奶则从未接收过。

  难道有“问题奶粉”及“问题液态奶”已被违规处理?抑或仍然囤积于仓库等待处理?

  处理点①

  兴丰,从未混埋过液态奶

  11月8日,在兴丰垃圾填埋场内,记者看到山上的一块空地里,正有一队环卫工人在挖掘一个大约10米深的填埋坑。不一会儿,一辆大货车满载着液态奶到达,那些几种品牌混杂的液态奶被一箱箱地扔进填埋坑,然后被压土机压毁。

  在这里,记者遇到首次联合处理问题奶的广州环卫、食安、工商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过他们都显得特别谨慎。向上级请示后,他们终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他们:“最近有媒体报道兴丰填埋场在生活垃圾中混杂填埋‘问题液态奶’,有这种情况吗?”广州市环卫局分管填埋场的一位主任说:“根本没有这回事。”

  “‘问题奶’事件已发生了好一段时间,怎么到现在才开始处理第一批液态‘问题奶’?”广州市食安办主任王凡表示,前段时间忙于召回、下架,前几天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为防止企业自行销毁,政府决定全面统筹。

  “自此之后,计划要销毁多少车?”王凡说,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远不止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的51吨。

  “液态奶这样填埋处理安全吗?会不会污染土壤?”在场的市环卫局副局长徐建韵表示,环卫系统有管道将其引到污水处理厂。

  “刚才这车液态奶有多重?是从哪里运来的?”市工商局周姓副局长表示,这车液态奶有20吨重,从荔湾区的一个仓库运来。

  “问题奶含三聚氰胺,是否属于危险废弃物?是否需要送到环保局指定的固废中心处理?”王凡表示,目前国家仍未划定“问题奶”属于生活垃圾还是工业垃圾。

  处理点②

  绿由,只有一批奶粉处理

  11月8日,记者又来到位于番禺横沥的绿由公司,这里是广州市环保局指定的处理危险工业废弃品的地方。记者一行进入公司后,由公司技术部经理陆欢陪同,来到“问题奶”处理工场。

  “你们一天处理多少吨‘问题奶’?”陆欢说:“一天能处理30吨左右。”

  “哪天开始有‘问题奶’处理的?”陆欢说,10月22日运来了500多吨,不过迄今总共也就运来了那一批。

  记者进入“问题奶”拆装工场,一眼望去,二三十个女工正在剪拆“问题奶粉”袋,但记者细看,都是同一个奶粉品牌。“只有一个品牌?”记者问。陆欢明确表示:“对,送来的‘问题奶粉’就这一批。这批奶粉送来后,被分批拆装,陆续送到高温焚化炉焚烧。”

  “你们有没有处理过‘问题液态奶’?”陆欢说:“没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记者看到,绿由公司的高温焚化炉和高温喷射焚化炉区域大门紧闭。进入这个区域后,记者发现,最近有媒体刊登的“暗访”兴丰垃圾填埋场处理“问题奶”的文章时,将这里的现场“嫁接”到了兴丰垃圾填埋场头上。

  “你们这里既有高温焚化炉,也有高温喷射焚化炉,据我们了解,前者的工艺明显要比后者简单,以前者处理“问题奶粉”,怎么需要每吨2500元的处理费用?”面对记者的提问,陆欢表示:“我们已经降价了,500多吨“问题奶粉”,我们收了1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现在的收费大约是1800元/吨。”

  记者又来到控制车间,看到为准备焚烧固态奶粉,一些工人正在调试设备。陆欢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用编织袋重新分装接收的“问题奶粉”,按其生产能力,大约每小时可以焚烧处理两编织袋的“问题奶粉”。

  连日来,记者还巡查了白云区和黄埔区的偏远垃圾压缩站,发现这些压缩站附近也没有压缩“液态奶”的痕迹。

  在横滘二街的垃圾压缩站,环卫工人将运来的垃圾集中放在压缩站门外。记者问他们是否处理过问题奶,工人们纷纷表示,垃圾里没有混入过牛奶。记者仔细观察,周围摆放的垃圾确实没有液态奶和奶盒的踪迹。

  本报率先披露的私自压缩“问题奶”的谭村垃圾压缩站,虽已恢复正常,但垃圾站内空空如也,没有环卫工人,没有等待处理的垃圾,没有运送垃圾的车辆。旁边的河涌也没有牛奶的迹象,黑色的河水孤独地散发着一股腥臭味。

  正在涌边聊天的附近居民陈叔和王叔告诉记者,“问题奶”私自处理事件曝光后,听说该站的负责人被处分了,基本没有露过面。

  记者巡查多个垃圾压缩站,未发现有违规处理“问题奶”的痕迹。

  羊城晚报:你们这里到目前为止处理过多少“问题奶”?

  陆小安(绿由公司总经理):主要处理的是问题奶粉,问题液态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过。

  羊城晚报:液态奶可以填埋吗?

  陆小安:“问题奶”事件发生后,开始处于环保考虑,认为都需要高温焚烧,后来由于“问题奶”太多,政府出台了规定,允许深度填埋。

  羊城晚报:前段时间有报道说,你们的处理价格太贵,2500元/吨,很多企业不愿意送来。

  陆小安:因为我们的焚烧炉是焚烧危险固废的,工艺流程复杂,成本比较高,所以价格是有点偏高,后来我们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尽可能调低问题奶粉处理价格。政府有关部门近期出台了文件,允许进行深度填埋,企业的负担也没有这么重了。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