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放开硬管控争议 通缩趋势不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 13:37  经济观察报

  孙健芳 李平

  猪肉,作为食品价格指标的先行指标,已经反映了未来需求不断萎缩的趋势,为了扭转通货紧缩预期,央行在不断地放松货币政策,但在强通缩预期下,货币信号开始失真。同时,短期内通货紧缩趋势仍将不改。

  猪肉信号很危险

  “猪肉的信号已经十分危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他最近一段时间去了一些农产品市场,发现整整齐齐的猪肉才卖8元,而在今年春节前后,有的地方生猪价格就达到9元/斤。

  猪肉,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与粮食问题一起,被并列为食品类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虽然肉类及其制品占全部消费支出占CPI的比重为10%左右,猪肉则不超过5%,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猪肉是CPI的先行指标。

  对于此次猪肉价格下跌,销售商有更深的体会,北京市宣武区天陶市场猪肉销售商告诉本报,“虽然现在比三个月前每天能多卖二三十斤猪肉,但总收入反而下跌了。猪肉6月份平均十七八块钱一斤,现在最好的肉也不过十二三元。”华强超市肉食柜营业员也诉苦,“最近一个月,猪肉价格下跌幅度更大,平均一斤跌了一两块钱。”

  生猪价格已经下跌到成本线附近。国内多位专家分析,全国范围内生猪养殖成本大约为5元一斤。但是目前各地的实际收购价格都低于这一水平,在4.5元左右。

  虽然猪肉价格已经跌至成本线,但中国肉类协会秘书处一位姓何的专家表示,猪肉价格的跌势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中科易恒北京现代农牧信息技术研究部首席分析师冯永辉也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现在正处在一个下跌周期中,除非发生大规模的疫情,否则很难打破这个基本的周期性趋势。”

  正大集团中国区一位负责人分析,“由于目前猪肉市场很明显是供大于需,从宏观形势到产业自身,都不具备上涨的动力。”他解释,一方面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各种商品需求低迷,商品价格下跌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油价下跌、粮价下跌现在也还看不到底,这就意味着饲料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养猪的成本也还有下挫空间。

  目前不仅仅猪肉价格在大幅回落,商务部数据还显示,10月份农产品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7%,农业部数据则是月环比大幅下跌4.2%。中金预计10月份食品CPI环比下降0.7%-1.5%,同比增幅降至9%以下。

  除了食品类价格下调之外,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也在继续回调。中金预测,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继9月已出现拐点后,受内需放缓、主要原材料降价影响,10月PPI价格会大幅回落至6.1%。基于上述原因,中金公司预计10月份CPI通胀数据受翘尾因素和食品价格回落的影响,将进一步降至3.8%-4.2%。

  货币放松无法消除通缩

  为了扭转通胀紧缩的预期,最近央行不断加大货币放松的信号。

  继9月到10月三次减息之后,近日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再次透露,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

  多数宏观分析师对此拍掌欢迎,他们认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央行告别以前含糊的 “格林斯潘式暧昧”,完全释放出“全力保增长”的信号。

  的确,从9月份开始,中国就面临着通货紧缩的风险,9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仅15.29%,不仅比8月低2.05个百分点,而且创出十年来的新低。国金这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晓辉预测,10月份M2会继续跌至14.9%。

  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指标在8月份出现了零增长,如果10月份CPI继续下降,就会有两个季度出现CPI回调的趋势,这也被看做通货紧缩的信号之一。

  货币政策开始微调,9月18日央行降低“两率”,但之后央行人士否认那次下调是货币政策的根本转向。货币政策正式转向标志是10月29日央行再次宣布“双率齐降”,即将存贷基准利率分别下调27个基本点,这是央行过去6个星期以来第三次减息,也是3周以来第二次降息。

  当时,西南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央行虽然降低幅度不够,但是频率较高,从这一点上说,这有助于将预期逐渐扭转过来。

  但是,对于最近央行放开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硬管控,宏观经济分析师的观点出现分歧。“目前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太操之过急,”中国银行经济学家谭雅玲说。

  谭雅玲告诉本报,从年初到现在,中国从通胀发展成通缩的主要原因是外围价格的回落、国内本身价格的回调以及食品的价格下调。“但是我们深层次的问题还没解决,比如大企业问题、工业农业不景气问题、价格补贴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存在,谭雅玲认为,目前通胀问题仍是中国重要的问题。

  与其观点相同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王自力,他观察通缩主要的信号是市场利率。“如果资金紧张,你就看到利率价格上涨,但实际上我们不是这样。”

  王自力还认为,目前央行向经济体内全面和无节制地注入流动性带来很大的风险,短期内的确可以缓解现有金融危机的继续发展,但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不信任,相当数量的通货被金融机构“冻结”和个人“窖藏”起来。

  从数据上看,王自力描述的现象正在发生,从10月中国票据网报价情况反映,10月的买断报价量为1356亿元,较9月环比多增38%,而卖断报价量则降幅达43%。回购板块的情况也是如此。而且,10月份下旬买断报价量是上旬的3倍,这意味着越到月底,市场买方需求越旺盛。

  “这在前几个月,是比较少见的。”潍坊农信社票据中心王刚说,这反映银行间资金充裕,央行释放过多的流动性更多滞留在商业银行市场上。

  由于资金充裕,过多资金开始压低票据市场利率,王刚以买断为例,他预测下一月利率区间为3.0‰-3.3‰。“这次与2005年的票据市场历史十分相似,当时资金市场利率不断下行,而规模又无控制,整个2005年利率一路下探,最低到了1.5‰左右。”王刚说。

  “2004年、2005年时候货币发行量很多,但是通胀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很多人说货币发行量不准。虽然货币过多没有在CPI上面表现出来,但在房地产市场却有所表现,我们看到2004年、2005年房市开始涨,之后股市开始涨,最后的通胀2007年3月份出来。”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教授回忆。

  所以,王自力担心,目前市场流动性短缺的背后,天量的通货正在迅速囤积和累聚,真正的威胁将是未来剧烈的通货膨胀。

  “不过,这可能是稍微长远的一些事情。”王晓辉说,现在央行的确在注入流动性,但央行的目标可能不是关注M2,而是信贷指标,而从信贷指标看,至少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中期,中国要面临的问题还是通货紧缩。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