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各方如何在救市上求同存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1:43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顾建发

  从10月23日起,上海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从政策效果来看,据《东方早报》昨天报道,“市场受鼓舞”,小户型受欢迎,购房者欲“出手”。但对这些政策,有许多人仍然认为:政府的救市行为是在托市,是在救开发商。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政策呢?

  我们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预期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政府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房地产业从其产业特性来看,其产业链非常长,可以拉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每100元房地产投资可以诱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286元,其中诱发建筑业产出90.76元,高居各行业榜首。在当前各行各业都非常不景气的背景下,尤其是钢铁行业、家电行业等更是一落千丈。由于房地产以上这些特征,“救市”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因此,“救市”不单单是救房地产市场,而是拯救整个经济。如果政府真的要“托市”的话,那么“购房退税”、“购房入户”、放开“二套房”等政策,无论那一条政策对上海来说都是“重磅炸弹”。现在的“14条”,优惠对象主要是第一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自住房的购房者。由此可见,政府此次房产政策的出台,并非“托市”说描述的那么简单。

  尽管购房者已经“有利可图”,但可能许多人还是不以为然:一是一些购房者认为政府的“救市”措施还不到位,降点费、降点税是蝇头小利,开发商降低房价才是实质性的东西。二是另一些购房者认为,房价下跌空间非常大,远远没有到出手的时候。

  而开发商又是如何看待政府“救市”的呢?一些开发商也想降价销售,然而担心有三,一是降价幅度小了购房者肯定不买账,降价幅度大了又承受不了;二是担心降价以后,销售仍然不见起色,尤其是对那些新开盘的楼盘而言是一场严峻考验;三是担心降价以后,前期购房者会闹事。另有一些开发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资金链没问题不会出大问题。

  我们认为,购房者和开发商的以上这些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对开发商而言,首先是不愿把到嘴的肉吐出来。诚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但作为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的一方,如果不把嘴里的肉吐出一点的话,这个市场可能就很难复苏,受损最大的当然是开发商。其次,开发商担心降价之后,购房者的胃口会吊大。这就要看你的房价和市场的房价接轨的程度,如果你的房价与市场房价有10%以上的差价,相当多的购房者就会跟进。第三,担心购房者会闹事。应该严格按合同办,否则谁破坏游戏规则谁承担。

  作为购房者,第一,住房不是均质产品,可以无限复制,该出手时就出手。尤其是对刚性需求而言,房价的涨跌对你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第二,住房价格从长期来看尽管有波动,但它的运动轨迹是带有一定斜率的向上S曲线。第三,住房具有双重性,从投资角度来讲买涨不买跌,从消费角度而言,房价到可承受能力就该出手,你不可能抄到市场“底”。

  对于政府而言,是要落实“14条”中第13条,即加强对市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监测和分析,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制度。要增强房价的透明度,改进住房价格统计指标。目前用平均房价统计指标引起房价严重失真。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房价下跌24%,这就是平均房价惹的祸。因此,其一,政府主管部门要利用信息网络定期发布房价走势,提供正确的房价信息,正确引导消费者心理预期。其二,改进住房价格统计指标,采用三种房价统计方法:第一种是住房平均价格指数,反映总体房价水平;第二种是分区域房价指数,可分为:中心城区、中外环线之间、外环线以外等不同区域房价指数;第三种是不同住房类型中位性房价指数,可分为:独立式别墅房、多层住宅、高层公寓等等。其三,为保证房价指数的可靠性,建议把目前多种渠道的房价指数归到国家统计部门的单一房价指数,同时建立适当的监督机构,监管并确保房价指数的准确性。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