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家宝:中央鼎力挺港渡难关(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 07:50  东方早报

  不过,在罗家聪看来,中央政府的表态可能并不该引起市场如此的兴奋。“危机时刻,中央政府必然表态挺港。”罗家聪指出,“但这次可能和1998年的情况一样,中央政府会根据香港提出的政策给予相应支持,而不是主动出手帮助香港。”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昨日中央发出“挺港”之声后,在港股市场上,工商银行(601398,1398.HK)、中国银行(601988,3988.HK)、建设银行(601939,0939.HK)纷纷出现异动。其中,建设银行昨日大涨23.28%,中国银行大涨22.22%,工商银行亦上涨16.43%。

  此前的9月19日,中央汇金公司就曾经宣布过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救市政策,在内地A股市场上增持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三家公司的股票。

  港府在行动

  委员会下周一召开首次会议

  曾俊华称“已备系列应对措施”

  早报讯 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声援香港的同时,为应对全球金融海啸,香港政府已经开始全面行动起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昨日表示,他已成立了一个研究金融危机的团队,该团队将于下周一(11月3日)召开首次会议。

  该团队名为香港经济机遇委员会,曾荫权亲自担任该委员会主席,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任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会包括10名委员,分别来自国际银行界、出口界、学术界、证券界和地产界等著名人士,负责评估全球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商讨应对方法,并制订未来几个月的具体工作计划。

  12人“危机应对”委员会

  曾荫权昨日公布了上述10名委员成员名单,分别为:渣打集团主席戴维思、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主席斯蒂芬·罗奇、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前香港期货交易所主席和鹰达证券集团主席梁家齐、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及工商业务环球联席主管梁高美懿、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麦嘉轩、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席和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以及进念二十面体行政总裁胡恩威。

  曾荫权表示,目前香港正面对巨大的挑战,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破坏力正逐步显现,并在继续发展中。“我们要及时评估形势、筹谋对应之道,以及捕捉新的机遇,从而提高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曾荫权称,他相信凭着委员会成员个人的经验,及集体的智慧,可以为特区政府及业界提供具体的方案,协助度过难关,转危为机。

  他又指,已邀请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区主管伯顿,出席委员会下周举行的首次会议,介绍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的最新情况。相关的政策局长及其它官员会就个别议题出席委员会的讨论。

  “料港股仍会大幅波动”

  面对暴跌后,昨日恒生指数又创11年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曾俊华昨日指出:料港股仍会大幅波动,将在需要的时候稳定市场。

  曾俊华表示,在香港股市经历近期大幅震荡后,香港政府已经准备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准备好在需要的时候付诸实施,“香港政府将密切关注香港股市和外汇市场。”

  和曾俊华一起力表信心的还有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尽管近期股市的下跌令香港外汇基金遭受打击,但任志刚对该基金长期前景充满信心。

  任志刚称,资产价值的大幅波动将影响香港外汇基金的短期回报,但不会影响长期投资价值。

  截至8月31日,香港外汇基金资产规模1.4万亿港元。香港金管局使用香港外汇基金维持港元联系汇率及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记者观察

  中国应该“三思而后行”

  早报记者 姚伟

  一场百年难见的金融风暴,一下子让中国找到了百年难见的“优越感”——拥有接近2万亿美元外储的中国正成为万众期待的“救世主”。

  昨日有消息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正筹资建1万亿美元的新基金。而IMF已经明确表明希望中国为此提供资金援助。

  同样是昨天,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一项拖延已久的长期石油供应协议,代价是中国贷给俄罗斯企业200亿-250亿美元出口支持贷款。

  而在前天,中国已经针对韩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已经同意扩大和韩国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事实上,有关中国承担更大责任的呼声,在国际社会一直不绝于耳。对此,不少经济学家纷纷提醒说:危机之下,中国需要对“捧杀”之声保持警醒;面对危机,中国不妨“三思后行”。

  “此次金融危机远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美欧等国经济也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著名发展战略专家武建东昨日就旗帜鲜明地指出,“目前并不是中国非得出手的时候”。

  在武建东看来,美国具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大量的石油、矿山等能源资产,这些都能在美国最危险的时刻给其带来直接的流动性支持。而且,“再不济,美国也能出售相关金融机构的股权来融资”。

  “仅出售黄金储备一条措施就足以让美国‘支撑很久’,欧洲的情况也没有到最坏的时候,中国又有何理由迫不及待地出手援救。”

  正如温总理所说,中国的当务之急显然应该是提振已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实体经济,“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而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看来,中国出手救援的难点关键是在于诸多技术性问题,“国与国之间的借债远非普通借债那么简单。何况,金融危机危急之下,中国如何确保借出的巨额资金不会血本无归。”

  中国的金融实力则是另一个明显的问题。虽然中国拥有让全世界眼红的外汇储备,但“有钱”并不意味着有“金融实力”。

  最为明显的例证是,中投对黑石的投资马失前蹄,迄今已发生浮亏约20亿美元。不少观点都指出,当前中国尚缺一流的专业投资人士。

  也许,中国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很快就将见分晓。

  “中央力挺香港自然是责无旁贷,但中国目前也已经出手帮助韩国。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决策层的下一步动作,中国对韩国的举动将成为一个‘风向标’。”霍德明表示。

  市场另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身在香港的交通银行(香港)研究部首席经济师罗家聪观点异常鲜明:中国很难在此次危机中独善其身,“那么,出手救别人,就是在救自己。中国别无选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