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投的傲慢与偏见令人吃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黄湘源

  中投对黑石的投资马失前蹄,迄今已发生浮亏约20亿美元,为其初始投资的2/3。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投决定按当前的市场价进场增持,这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中投的态度。中投董事长不仅只字不提已发生的浮亏,反而声称“投资黑石是个很好的投资”。

  诚然,中投董事长所说如果只是指这次增持,那么,不管是不是抄到了黑石的底,仅以眼下每股8~10美元的市场增持价格而言,比起当初每股29.605美元的协议买入价要合算得多。任何一个曾在高位买入被套住的投资者,如果不想用割肉的方法去解套,通常都会采取逢低买入的方法来摊薄持股成本。如果有朝一日解套出了头,那么,毫无疑问,这应该归功于后来的补仓,而不是前期的买套。

  可是,我们那位中投董事长显然不在于解释补仓的理由,而是意为买套辩护。

  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于长期投资来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投资的对象好不好?二是投资的时机对不对?现在人们在评价中投的黑石投资时,常常只谈其一,不及其二,这显然并不是理性的态度。相形之下,反倒是来自黑石总裁的解释让人感觉更客观一些。10月20日,在北京接受采访的黑石总裁詹姆斯表示:“看到中投在投资上的亏损,我们也感到非常遗憾。但我想中投对于黑石的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明智投资。”他指出:“我们是一种全球性的投资,这种投资是与其他投资者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世界上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出现一些亏损,势必也会影响我们,也就出现了中投的情况,但是我们相信,中投的长期投资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回报。”

  2007年中投公司投资黑石时,无法预测到今天所发生的金融危机令所有外汇资产都贬值,这并不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与中投同样具有类似主权财富基金身份的新加坡淡马锡,在差不多的时间投资了美国的美林,尽管美林在今年9月份因金融危机被迫由美国银行全面收购,淡马锡却未遭受损失。其原因就在于2007年12月淡马锡入股美林时,曾比其他投资者多签署了一份“选择性投资条款”,其中明确规定:若在一年内,美林以低于淡马锡入股价格48美元增发普通股,美林就要赔偿差额或向淡马锡免费发行新股,金额要与差额相等。正是这一步棋,让淡马锡的几十亿美元投资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毫发无损。相比于淡马锡,中投难道没有一点值得反思之处?

  中投的海外投资,包括黑石在内,几乎无不遭遇惨败,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它的生不逢时,投资机制方面的问题才是更深层次的因素。中投在尚未建立健全的投资决策体系和相应的自律监督机制的情况下,盲目轻信一些海归派人物和海外人脉的国际投资经验,急于抄美国次贷危机的底,反映的不仅是投资决策冲动的简单错误,也是公权基金管理上缺乏信托责任的通病。在这方面,中投不仅不比一般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好多少,而且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不透明,在某种程度上更缺乏有效的监管。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走出去的步子越快,付出的学费也将更大。

  其实,长线投资也不能只讲投资动机而不研究投资时机和投资策略,否则,中投所管理的那么多外汇储备与其一味为美国金融危机埋单,不如用来救我们自己的H股和A股。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