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日前,记者随团赴四川地区,分别沿岷江、大渡河、雅砻江进行考察,以了解汶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过冬及灾后重建、地震引发次生灾害、河流水资源开发等相关情况。记者将随时记录沿途见闻,敬请垂注。
■2008四川江河日记(一)■陈墨
10月18日,我们经都江堰来到映秀。
在“5·12”地震中,小镇映秀“一夜成名”,被人们牢牢地印在了记忆深处。
映秀是一个“伤镇”。不到映秀,感受不到地震破坏力之大。站在早已被地震夷为平地的映秀废墟上,任何人不能不感到那种彻骨的伤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震前的映秀——恰如她的名子一样,就算你没来过,也能想象出它的动人。小镇依岷江、傍群山,景致优美,气候宜人。这里虽属阿坝州管辖,但距离都江堰却只有十多公里,被称为成都后花园和阿坝州的南大门。
往来的游客给映秀人带来不错的收入,要不是“5·12”,这里的人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憧憬美好未来。
深秋的映秀,天气已经有些凉了。站在小镇后山上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脚下埋着6000多副遗骨(渔子溪村党支部书记说),寒意时时袭来。
映秀马上要迎来震后第一个冬天了。
18日晚上,映秀镇渔子溪村党支部书记蒋永福,正用志愿者捐赠的一台电脑,紧张地打印着一份通知,告诫村民注意冬季活动板房用电安全,不得使用电饭锅等大功率电器,否则,出现任何问题后果自负。
渔子溪村临近映秀镇中心区,地震前有786口人,地震中有45人遇难。灾后,村民被安置在活动板房里。
活动板房有个缺点:配套电力负荷有限,每间房(20平方米)使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1000瓦,连电饭锅都不能用,更不用说冬天取暖了。否则很可能给易燃的板房带来事故隐患。同时,由广东人设计的这种房子,也没有考虑到冬季的洗澡需要。
为了解决电饭锅做饭问题,村里专门建了单独的公共厨房,每10户人家一间。可是,村民们仍然宁愿在自家活动板房内做饭,一是因为不能习惯在公共厨房做饭的方式;二是厨房离家远,饭端到家就凉了。
关于取暖,蒋永福正琢磨着弄点小功率电暖器。但这只是个初步想法,还没有考虑钱的问题。
“现在头疼的事情太多,最头疼的是重建,其次是灾后生计。”蒋永福说,“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群众过冬。”
至于重建,由于渔子溪重建工作纳入映秀整体重建规划,暂未开始。无论如何,到时候资金可能是个问题:政府将平均补贴每家2万元,银行还可以贷款2万元,其他就需要村民自筹了。而据蒋永福估计,每家建房平均费用应在8万元左右。
原本,映秀算是比较富裕的地区,村民多少有些积蓄,但震前几年间,多数人家都花钱建了新房,甚至还借了钱,地震将这些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我相信总会有办法的,再说,怎么着也不能总依靠别人。”蒋永福说。但他同时又称,目前村民们手头余款乐观估计也只有上万元。
对渔子溪的未来,蒋仍表示乐观。按初步规划,渔子溪村所在地将建立地震博物馆。“以地震为主题,映秀镇要建成世界名镇。旅游业发展肯定能兴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