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源央企海外布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 14:57  上海国资

  硬币的两面

  对央企这一具有特殊背景的群体,其最大资源就是政治资源。中钢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Midwest公司之所以成功,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尤为重要。

  “类似中钢这样的敌意收购,需支付更多资金、后续整合成本也较高,更需要政府支持。由大型央企出面收购,既能获得国家和政府资源的支持,还不必像上市公司那样进行信息披露,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收购的成功。”邱红光介绍。

  企业涉足海外资源市场,必须要有控制风险的实力。而央企相对来讲实力雄厚、国际运营经验丰富。以铜矿为例,在国外建大铜矿,投资大,周期长,购买国外一个小型铜矿的开采权至少要几亿美元,购买中型铜矿的开采权则要几十亿美元。同时,赴海外投资开展兼并、买开采权、合股等风险很大;资源企业的特性决定了我国海外并购要以实力雄厚,较有国际运作经验的大型央企为主体。

  但资源央企的海外并购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今年6月,中海油几经波折后,放弃了对美国企业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Corp.)的收购努力。尽管185亿美元的出价比竞购对手雪佛龙(Chevron Corp.)胜出一筹,且中海油坚称,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完全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并没有政治上的考量;但在美国国会强烈的反对声面前,中海油只得选择退出。

  早前还有如2002年中石油对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并购失败,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诺兰达(Noranda)失败等案例,这些都对并购企业的海外并购经验和公关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我国央企“走出去”时间不长,缺乏海外并购的经验,对海外并购中的风险估计不足,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条文、社会习俗、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运作方式和规律,都缺乏充分的了解,使得海外并购碰到了一个又一个暗流险滩。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出,在当前欧美经济不景气以及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国有企业应大量走出去收购欧美的优秀企业。在当前情况下实施并购重组,首先要防范法律风险。我国企业“走出去”配置全球资源一直面临着西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还面临着不发达国家法制不健全和政局动荡的风险。国有企业既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更要深入研究投资所在国的法律,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切实避免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要根据实际,制定好各种预案,保证投资项目的成功。此外,还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储备实施重组并购。

  麦肯锡一位企业战略研究员表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央企面临诸多挑战,最棘手的是整合新收购的企业及其员工。他进一步解释,“由于规模大到能进行全球扩张的中国企业大多与政府有着某种关系,由政府扮演融资方、客户或税收机关的角色,它们在进行备受关注的国际投资时面临着相似的政治障碍。例如,当联想收购 IBM 的 PC 业务部门时,美国政界人士提出了疑虑,使得这家中国企业不得不接受某些限制条件。”

  “评估企业组织的开放程度,对跨国企业来讲,有4个方面相当重要——与国际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对待人才的方式、采购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些远不止是学术研究问题。”以上研究员认为。

  同时,越来越多专家也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备活力和竞争力,考察其组织开放度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对希望进军海外的央企来讲,全球并购对央企的管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国际化经验、市场判断力以及不同文化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开放企业的制度、架构使其更善于理解自身业务环境,能促使企业对变化作出必要的反应。一个组织开放度良好的企业,无疑更具竞争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