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改如何征求公正而不被虚置的民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00:39  中国经济时报

  单士兵

   昨天,发改委全文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个征求意见稿,与以往陆续透露出来的相关信息,从本质上讲,并无二致,说的仍然是公众早就洞悉的内容,提供的仍然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未来愿景。

   这些年来,有关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显现出来的沉疴痼疾,其实早已明确地指出了中国医改成为难题的本质。为什么既往医改在面对城乡二元结构时,总是表现得那么难以走向“共融”?为什么此前相关医疗保障的制度设计,总会考虑把农民工这样的“边缘群体”割裂开来?说到底,要让中国医改最终合理正当,就必须斩断一些“特殊利益之手”,就必须从根本上实现还权于民、还利于民。

   现在,发改委在公布这个医改征求意见稿时,仍在强调,将继续向公众征求意见,以使最终医改的制度文本更为科学合理。其实,关于医改的民意征集,早就进行了许多年了;症结所在,专家学者也都指得太清楚了。在形成正式制度文本的最后关头,我们真诚地希望,相关部门对民意能够做到真正的尊重。那就是,征求民意不能成为形式,不能对那些触及到一些部门利益的意见进行屏蔽,更不能过度偏向那些代表特殊利益集团的意见。否则的话,即便是到了2020年,代表公共利益的医改也只是纸上画饼。

   就在此次医改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中国医疗卫生领域还发生了几起重大恶性的事故。比如,上个月发生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院感染事件,就导致8名新生儿死亡;而最近的完达山事件折射的中药注射问题,也带给公众极大的心悸。林林总总的医疗卫生事故的背后,就是相关利益集团的魅影,就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玩忽职守。中国医改,要想彻底荡涤这些沉渣污垢,就必须真正尊重那些为公共利益代言的建议。

   医改是一个涉及民生的系统性工程,要解决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公平、均衡与效率等等问题,在民意参与博弈方面,就绝不能是一种简单姿态,而必须真正做实做透,这是弥合医改方案的制度缺陷,使医改经得住实践检验的保证。在医改正式文本出台的最后日子里,要征求公正而不被虚置的民意,就必须让意见博弈在公开的平台上,得以充分交锋。博弈是否充分、是否公开、是否会被权力之手挟持、是否会被利益之手捆绑、决策者是否真正尊重了公民权利,一切的结果,只有处于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公正才能真正被确认。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