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改,要打破多重利益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00:38  中国经济时报

  龙昊

   “中国的医改还没有真正起步。”日前在有关方面举办的《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4》发布上,卫生部原副部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孙隆椿说,“还有很多的利益格局要去打破、还有很多崎岖的路要走。”

   孙隆椿透露,医改方案内部征求意见阶段已基本完成,预计在今冬明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他看来,备受关注的医改方案之所以迟迟未能出台,表明参与协商的十多个部委之间还有观点上的分歧。

  切断医药不正当利益纽带

   报告指出,医药不正当利益纽带的存在是我国医药费用高居不下以致社会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报告认为,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我国特定背景下的医药不正当利益纽带,它是医药体系从生产、流通、采购到使用各个环节激励不相容情况下互动作用的结果,涉及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扭曲(“以药补医”机制)、医院药房垄断销售、医疗保险第三方制约缺失、药品价格管制失灵、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药品流通无序混乱等诸多问题。

   消癌平注射液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现状。据悉,该药品成本不超过20元/支,售价却高达500元/支以上。这些药品付给医生的贿金一般是售价的25%左右,中小企业能达到30%。而这种消癌平注射液抗癌效果并不明显,仅是改变了剂型就以新药的身份单独定价,从而高价登场。

   报告呼吁,各地应该采取措施切断或阻隔这种利益纽带。要切断医药不正当利益纽带、实行医药分开,主要是强调断开医疗机构、医生医疗行为与药品收入之间的经济纽带,改变医疗机构、医生以超过患者合理治疗所需用药进行处方的经济激励,而不是注重在形式上将医疗机构与其药房在隶属关系上的分开。

  加大政府投入

   孙隆椿认为,医改根本问题就是要解决财政投入。他说,要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力度,体现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每年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每年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应提高卫生支出中政府支出所占比重。

   去年,北京市卫生系统对20家直属医院的2007年收益进行的调查显示,20家医院在含财政补助的情况下,亏损率仍为55%,亏损最多的达3278万元。调查还发现,2005年至2007年北京市直属医院的平均医疗收支结余及药品收支结余均呈下降趋势,政府平均财政补助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收支结余呈下降趋势。

   专家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品管理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后,医院的药品收入比例逐年下降,而医疗服务费用没有进行相应调整,导致一些医院入不敷出。

   据悉,一个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世界卫生组织最低要求是占GDP的5%以上,一些先进国家如德国、英国是10%,美国是15%,而中国还不到5%。

   打破卫生部门对于公立医院的垄断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杜乐勋指出,医改的突破口在于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进行政府投入以及运行机制改革。

   他认为,医疗机构公立还是私立,营利性还是非营利,与医疗费用的高低没有明确的关系。在健全的政府购买和监管体系下,私立的、甚至是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完全可能在提供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上发挥积极作用。如果政府购买和监管制度不健全,即使是公立医疗机构,在损公肥私方面也有可能比民营机构有过之而无不及。

   报告称,在绝大多数国家,初级医疗服务机构主要是家庭医生个体户或者合伙制的诊所,仅在医疗市场不足的偏远地区,政府才投资直接设立公立社区诊所,或者鼓励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建立社区诊所。因此,市场化与社会公益性可以兼得。

   报告还认为,我国要打破卫生部门对公立医院的垄断,迫使公立医院走改制改造道路,在中国医疗市场营造宽松的竞争局面,才能摆脱医疗市场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