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科院:我国经济出现下行拐点证据尚不充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1日 13:05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滕兴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在北京发表了《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年秋季报告》,预测和分析了2008年和2009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受近几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2008~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持续回落,但此次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属于经济增长中的调整性波动,我国经济出现所谓下行拐点的证据尚不充分。

  报告是由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完成的,该课题从1991年开始至今,每年都会对下一年度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事后检验,该课题组当年对下一年的经济发展的预测结果基本上是准确的,总量误差基本保持在0.5~1个百分点以内。

  报告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国内发生了南方冰雪低温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报告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主要面临的两方面问题分别是经济增速回落偏快以及通货膨胀。

  今年第二季度我国GDP增长了10.1%,从静态来看,增速回落到10.1%既是宏观调控的预期,同时10.1%仍然是较高的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的平均增速。但从动态来看,今年第二季度我国GDP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了1.8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还将进一步回落。

  报告分析,增速回落本来正是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但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增速回落偏快的问题。

  课题组负责人、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次增速回落过快主要是由于外部需求减弱引起的。同时,我们还不能轻易放松对通货膨胀的警惕。

  今天发布的报告还认为,我国具备四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一是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二是物质基础较为雄厚;三是外汇储备充足。截至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8088亿美元,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外汇储备的总和,使我们具备了较强的抵御外部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四是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基于上述分析,报告认为,总的来看,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中国经济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根据预测,2008年全年中国GDP将增长10.1%左右,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1.8个百分点。2009年虽然仍然存在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我们的宏观调控措施及时得当,宏观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把通货膨胀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报告认为,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2008~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属于调整性波动,出现所谓下行拐点的证据尚不充分。

  本报北京10月10日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