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钢:现在“侨”的概念很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 14:29  上海侨报

  本报记者 周羽飞 北京报道

  他,是一位海归科技学者;

  他,是在中南海讲课的顶级专家;

  他,是30多年来首位非中共人士出任政府内阁的部长;

  他,也是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的掌门人,同时兼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就是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

  在不久前的一次全国会议上,万钢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访谈,畅谈就任科技部长以来的任职感受,对自己的多个不同身份作出了新的诠释和注解。

  “多面”部长 深情“海归”

  2007年4月27日,官方通讯社的一则消息引发了海内外的关注:万钢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科技部部长。时过35年,万钢成为首位非中共人士担任的国务院部委成员。万钢的任命,被外界解读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他由此成为了标志性的人物。而对于这一身份的体会,万钢显然并不仅仅认为是职位的提升,他将这看成是中国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特别是对归国留学人员能力和才华的肯定。在2004年,万钢曾以汽车科技专家的身份进入中南海,在政治局讲课。那次讲课,不仅使万钢进入了中国政界最高层的视野,而且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一番交谈,令他至今难忘。

  万钢出任部长的科技部,属于今年全国“两会”行政大部制改革后的重要部门,是由28个国务院部委组成的单位。在他接获任命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对他深情寄语:“万钢同志,你担任政府的部长,首先就必须做到有职、有责、有权”。而在他就任后不久,他也曾和总理深谈,内容就包括行政和党组的合作。

  从前体制内的一位官员被提升为部长,虽会被关注,但并不会像万钢那样形成“聚焦”效应。梳理万钢的成长轨迹,他从留学德国的高级工程师、国内名校的大学校长、民主党派负责人,再被擢升为内阁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跻身国家领导人行列,可谓身份独特、角色“多面”,堪称传奇。

  当记者问及他在多个角色之间如何实现转换、使之有助于自身本职工作时,万钢笑言,归国之初,好多人比较多地关注他的“海归”身份,他被视作“新侨界”的代表。事实上,在万钢看来,现在“侨”的概念很大,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不仅有海外侨胞、归侨侨眷,连海外留学人员也成为了这个结构中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因为具有多年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万钢坦言自己对海外留学人员的感情很深。

  诠释新“侨”概念

  在9月27日中国侨商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万钢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等中央领导会见来自海内外的侨界代表。万钢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的身份与各位侨界领袖言洽甚欢。

  在谈及侨界的新特点和对侨务工作的感受时,万钢盛赞很多海外的侨民,认为他们在海外作了很大的贡献。他更引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表述称,3000万侨眷是一个极大的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团体,因为中国人不管到哪里,都流着中国人的血。

  万钢同时坦承了不同的身份角色对他本职工作的促进:“科技部的行政工作对我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获得知识的源泉,一方面能了解大家在各方面所做的工作,另一方面听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对科技工作的建议。结合起来,对我来说,是一个科技信息的来源,也是对业务的促进。”

  在出任科技部长之初,万钢曾用“诚惶诚恐、忐忑不安”来描绘自己缺少从政历练、履任新职后的心情。时过经年,在他领导下的科技部,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和“神七”飞天巡游。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提出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概念,在一项项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科技攻关中得到了很好地诠释;而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首次出舱活动,需要突破的科技难关显而易见。作为中国科技进步的有力推手,万钢和他的科技部显然功不可没。

  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之际,置身其中的万钢认为,改革开放的力度会越来越加强,而侨商的结构会越来越合理,“侨”的事业也会越来越兴旺。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