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聚焦十七届三中全会经济政策 > 正文
“未来中国面临三大挑战”
记者:毫无疑问,中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我们的确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您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今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蓝普顿:我经常说,鉴于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身为一个中国领导人,每天早晨起床都需要极大的勇气。我们可以看看今年1月的冰雪灾害,5月的地震,以及9月、10月的全球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中国领导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成就的同时,在解决国内面临的难题方面至少要花费同样的精力。
具体地说,中国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制度环境问题,这是个大问题。中国很擅长工业化,所以部分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但制度建设没有跟上,这非常必要。其次,从长远来看,在今后30年,我认为中国将面临一个人口方面的难题。中国现在人口相对年轻,但将迅速老化。届时,社会保障、退休、医疗成本等各种问题将日益严峻。第三个挑战是,中国需要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期望。随着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个人成就越来越大,人们倾向于提出更多的要求。政府需要不断地做出回应以维持社会稳定。我认为这是未来的一项重大的挑战。
记者:中国有句俗话:旁观者清。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成功,您认为中国该坚持哪些东西?
蓝普顿: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有很多原因。首先,自从19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就有了建设一个“富强国家”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是你们找到的最为成功的政策,而成功本身会带来新的成功。
其次,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崛起采取了接纳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对中国采取了基本上是合作的政策。所以,我认为外部世界的态度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坦率地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受世人尊重的富强国家的目标而采取的政策并不是很成功。正是由于过去遭遇的困难和失误使人们更愿意合作,以确保新的政策取得成功。
“解决问题的潜在盟友”
记者:自从乔舒亚·库珀·雷默先生2004年发表有关文章后,“北京共识”引起了美国和世界各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也有不少争论。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您认为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或“中国发展模式”,为什么?
蓝普顿:如果“模式”意味着一个具体详细的计划,那么我认为没有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我不相信存在这样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共识”是针对“华盛顿模式”提出来的。当然,我们知道“华盛顿共识”根本谈不上共识,特别是在美国金融体系最近发生问题后更是如此。
“北京共识”不是一个模式,而是试图反映一个现实。这一现实是,中国在3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维持了社会稳定。中国还有一项致力于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外交政策,以满足中国与世界合作的需要。由于中国在经济增长、稳定和争取世界和平方面同时取得成就,这一结果为其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因此,不应该把“北京共识”看作一种模式,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使中国取得成功的政策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因为中国在多方面取得了成就,其他人试图了解这些成就背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