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下调双率 难促楼市走出低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7日 23:39  中国经济时报

  -实习生 王松才

  央行或将有后续动作

  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业界人士对此做了各种解析,有人认为,降息是政府稳定楼市的信号,如迟到的春天;有人认为,央行降息预示经济驶入慢车道,地产冬天才开始。央行下调“双率”对楼市影响如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专家。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央行此次4年来力排异议的首次降息,非常难能可贵,同时也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力度还不够大。”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知名地产评论人章林晓9月16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估计接下来央行应当还有后续动作。

  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副教授王年咏亦在同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央行4年来的首次降息,是应对国内外局势重大变化的及时举措,反映了在反通货膨胀目标基本实现的大背景下,中央高层对经济增长乏力的高度关切及防止经济增长滑坡的坚定决心。

  不过,在王年咏看来,从目前形势来看,“双降”的政策告示效应远大于实际刺激效应,是否为宏观调控放松的前兆,尚有待观察。

  楼市难以走出低迷

  不少专家认为,这次央行降息对于开发商的利好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本次降低贷款利率,对楼市有间接而微妙的正面影响。”王年咏对本报记者解释,理论上,降低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昭示着中长期贷款利率将随之下降,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成本,及住房抵押贷款的利息支出,因此有利于缓解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及住房按揭人的财务负担,从而刺激房市活跃。但贷款利率高低不是决定房市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在经济基本面欠明朗,就业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居民收入预期不太乐观的总体背景下,国内楼市仍难走出目前的低迷状态。

  和王年咏的观点相似,章林晓认为,此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和下调准备金率,应当可以看成是政府宏观调控改向的一个信号。这对楼市应当说是一个利好,但这个利好还不足以促使楼市走出低迷。

  “坦率地说,此次降息不论是对股市还是对楼市应该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尤其是对于楼市来说,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因为房价一旦出现上行或下行的趋势,除非遇到特别巨大的力量,否则是很难改变其上行或下行的趋势的。”章林晓说。

  在搜房网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截至记者发稿时,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61%的人认为央行降息对楼市影响不大,并且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央行降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到更重要位置从而达到“维稳”。

  王年咏说,鉴于美国财政部拯救“两房“的努力被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的负面效应所抵消,国内房市最糟糕的时期尚未出现,且发展态势尚难预测,贸然救市可能重蹈美国覆辙。故政府短期内救市的可能性很小,国内楼市要走出低迷尚待时日。

  是否会带来流动性过剩的后果

  “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肯定不会带来流动性过剩的后果,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房地产泡沫对货币(信用)扩张收缩存在内在传导机理’中得出明确、肯定的结论。”章林晓对记者说,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或信用的评判指标,是金融机构的偏爱,房地产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通过市场比较法的传导,最终演变成了货币和信用的急剧扩张和急剧收缩。

  章林晓进一步解释,美国次贷危机后,流动性为什么突然由“过剩”转为“不足”?原因就在于“房地产泡沫对货币(信用)扩张收缩存在内在传导机理”。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开始破灭,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大背景下,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肯定不会带来流动性过剩的后果。

  不过,王年咏认为,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存款货币银行提供了约4000亿元的流动性,并使货币乘数扩大,理论上会加大流动性过剩。但它却减小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并为银行部门应对经济、金融局势逆转引发的风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准备。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