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谷秀军
9月15日,央行发布消息,决定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其政策意图旨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央行有针对性地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符合国家‘一保一控’方针政策。这种结构性调控的优势就在于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相比‘一刀切’的调控方式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会使中小企业资金偏紧的状况得到改善。此外,对扩大就业也有好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苑德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CPI涨幅回落至4.9%,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控制,“一保一控”的政策效应正进一步显现。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该数据持续回落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政府控制通胀压力的措施是有效的。CPI回落较快,为宏观调控政策留下较大的空间。此前,不少分析人士都猜想,通胀的下行为央行进一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供了条件。
事实上,早在7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必须稳定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适时微调,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必须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此后,央行在年中工作会议也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并在《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合理把握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人们注意到,央行下半年的政策一直贯穿“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8月份,央行调整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在原有基础上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且信贷规模定向投放于“三农”、中小企业以及灾区建设。9月初,央行又发布“窗口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提出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要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坚持财务可持续、注意防范风险的同时,加大自身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总量微调与结构优化相结合,确保新增信贷资源向“三农”、中小企业、灾后重建倾斜。
此次央行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明确工、农、中、建、交和邮储银行暂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充分反映了央行因势利导、相机抉择、区别对待、灵活而准确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意图。
目前,在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的背景下,当前的金融宏观调控动向令人关注。虽然8月份CPI数据表明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1至8月CPI同比上涨仍然达到7.3%的高位,离调控目标尚有一段距离,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8月份增速升至10.1%,因此,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灵活性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表示,尽管未来通胀形势或有所缓解,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仍应把抑制通胀作为首要目标,央行应在坚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适时灵活进行货币信贷调控。
与此同时,有业内专家提出,就当前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看,下半年货币政策需要采取多种组合政策,尤其是强调结构性调整。其中,信贷规模必须坚持结构性供给,应充分发挥利率政策工具的作用。此外,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也需更加谨慎。
目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无论国际经济还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经济活动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超过以往。在这种背景下,宏观调控更要采取随时观察、随时微调的方式,而这显然对我国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