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计署透露广州商人梁培堃诈骗政府上亿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3日 14:52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黄琼

  审计署广州特派办透露增城土地腐败窝案细节

  国土部门工作人员与私营企业主相互勾结联手作假,以倒签日期等方式伪造建设用地批准书、征地协议书等资料,骗取国家闲置土地补偿资金高达1.45亿元,多名国家工作人员因此相继落马。2006年在增城查出的这起土地腐败系列案震惊全国,其涉案金额之巨全国罕见。近日,记者来到了最早发现和查办该案的审计署广州特派办,了解到该案查办过程中种种鲜为人知的细节。

  农民举报信揭开黑幕

  据审计署广州特派办介绍,该办在2006年率先在广州市开展土地出让金审计试点工作。审计开始后,广州办审计组主动邀请有关媒体对审计进展情况进行报道,并公开了举报电话。很快,各方举报电话和举报材料源源不断地涌来。

  很快,一封皱巴巴的举报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它出自一名农民之手,虽然纸张简陋、字句不顺,但反映的事情却分量十足。他反映,广州增城市一私人老板梁培堃利用其名下的金徽等公司,在增城某镇先跟村委会签订征地协议,按照几百元一亩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4000多亩,接着增城市政府以高价将这些土地从梁的公司收回,然后以更高的价格整体出让给某房地产商,梁从中获取高额暴利。

  大量的土地怎么会先到私人公司手上又被政府高价收回?是谁在非法倒卖土地赚取差价?审计人员立即兵分两路,一队前往增城市土地开发中心,了解回购闲置土地的资金情况;另一队到增城市国土局,调查土地的档案资料。

  政府向私人高价买地

  在增城土地开发中心的账上,审计人员很快查到了增城市政府高价回购土地后支付给金徽公司闲置土地补偿款的记录,增城市财政已经按每亩4万元左右的价格共支付了1.45亿元补偿款,其后通过银行划入到几家公司的账上。经查,这些公司均是梁培堃的私人公司,但这几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审计组遂决定直接找梁培堃了解情况,但又发现梁已失踪。

  而另一路审计人员从增城市国土局了解到,4000多亩土地是作为闲置土地从金徽、穗联等几家公司收回的。当审计组进一步调查这几家公司土地的最初来源时,发现用地档案资料齐备。据档案显示,上述土地是增城市国土局在1997年前后,先后以40多份用地通知书批给上述几家公司的,用地范围涉及多个行政村。对此,增城市国土局有关人员还主动做了“自我检讨”,称当时不该“化整为零”审批用地。

  原始资料全部是伪造

  情况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审计人员决定对其中一宗用地所在的村进行实地调查,果然几大疑点相继出现。据村民反映,征地补偿款是在2004年前后才拿到的。明明是1997年前后征的地,为什么等这么长时间村民才拿到征地补偿款?而调查中一直陪同的该村村长吴某,看起来也就30出头,但1997年前后的征地协议上都是他的签名,10年前一般不会有这么年轻的村长。审计人员通过与村民闲聊,了解到吴某是近两年才当选村长的,1997年时他还在外地当兵。

  基于以上疑点,审计人员初步判断征地协议可能是假的。经过现场突击询问,吴某终于承认征地协议书是在2002年至2005年间才签订的,协议书上的日期故意倒签成1997年前后,是为了造成一种土地闲置的假象。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如果征地协议书是倒签日期的话,国土局发出的那些用地通知书也很有可能是假的。

  审计组遂再回到增城市国土局。有关人员解释称,倒签日期是为了补办丢失的原征地补偿协议书,并坚称土地征地及闲置补偿确有其事,并再次抱出齐全的用地资料进行证明。面对这些看似天衣无缝的理由,审计人员再次对这些用地批准文件和原始办文资料进行深查。果然从中发现了蹊跷——40多份原始资料中,竟然没有留下一个经办人的姓名,也没有一个签发人的姓名。增城市国土局有关人员的解释是,他们以前的办文程序很不规范,所有手续都是由一个已退休的人员经办的,此人前不久搬到了外地,已无法联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