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清楼市再临“大考”
本报记者 李忠峰
楼市价量齐跌
“先生,买房吗?去看看吧,我们的售楼处就在斜对面的一楼。”8月19日,记者刚出北京轻轨果园站,就有几个售楼人员围上来。
见记者表示不买,“你去看看吧,算我们的业绩,”售楼的先生告诉记者,“来了快一个月了,一套还没有卖出去。”说着,将促销的小广告塞进记者手中。
最近一段时间,在北京的地铁及一些车站,随处都能见到分发售楼小广告的促销人员。
在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到来之际,记者发现,北京楼市仍然显现持续冷清的局面。
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网上签约总量为40600套,比2007年同期的65004套下降了38%。7月份,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网上签约面积595642平方米,同比下降62.7%,环比下降33%。
不光是一手房,二手房交易也出现了明显滑坡。据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北京二手房买卖市场成交量环比下降10.9%,与此同时交易价格也开始回调,北京二手房市场自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价量齐跌”。
北京楼市持续冷清的局面同全国相似。来自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8月18日,上海中远两湾城的29套房源集中成交,均价13842元/平方米,比上半年21049元/平方米跌了7200多元/平方米。
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商品住房竣工面积165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4%,增幅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销售面积277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增幅下降37.2个百分点。
北京房价收入比达26倍
北京楼市和全国楼市在今年上半年终于一改往日疯涨的局面。后奥运时代,楼市会出现“报复性上涨”吗?
有业界分析人士认为,房价太高是目前楼市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北京市房价自2001年申奥成功后开始上涨,至2006年三级跳式飞跃,三环内楼盘突破每平方米万元;2006年中,四环内楼盘紧跟着冲破每平方米万元;而2007年中,五环内已难觅每平方米万元以下的楼盘。 其实,不光是在北京,我国大中城市房价2003年以来均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行情。
据统计,2007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高达3885元。按照90平方米的小户型计算,一套住房的价格高达34.97万元,约为同期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3.86万元的9倍。大中城市的房价与家庭收入比率更高,北京市90平方米面积住房房价与家庭收入比率,甚至达到了26倍。按照国际3-5倍的房价与家庭收入的比率,北京市居民家庭年收入应当达到32万—54万,才能适应这个房价,即使家庭收入按照10%的高增长速度,也需要16年-22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