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光全:亲历国企改革14载(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 18:47  《钱经》杂志

  1999年底,当总公司进入稳健经营,并逐步消化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陈光全主动请缨到中化山东进出口集团公司工作。“当时中化山东公司属于濒临倒闭的状态,我刚到任时,有着1200多名员工的公司只有600人上班。而上班族中仅小车司机就有37人。”再次充当救火队员的陈光全将总公司的改革系统运用到山东公司,“那时总公司的《中化报》几乎每期都有我们山东公司的改革报道,连续20余期连载。经历一年半的改革,公司走向了再生!”

  留恋 基于持续的关注

  “前些时,中化山东公司总经理谢险峰来京参加长江商学院的EMBA学习,还谈到公司现在每年都会有几千万的利润额。我感到十分欣慰!”2001年,陈光全被“四环”集团从中化挖走并任职CEO,当他谈到当年经管的公司依然很亲切,对当初的同事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免为之骄傲。

  如果说,8年前从国企的离开,是想摆脱太多的束缚,“感觉总公司就像一个大的贝壳,而自己掌管的分公司就是依附于总公司才可生存的海螺。每项决策、每项业务都要经过严格的体系决策,不到几个月都批不下来,而批下来时,很多时候都错过了市场机会。除此,14年的国企生涯,也仅能熟悉有限的几种商品经营,对于企业管理的接触面也较窄。”那么,当时的民企“四环”恰好给了他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的空间,8年中,“四环”通过整合、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日益壮大。

  自2001年8月加盟四环,离开国企转战民企的陈光全,更在不断地关注着国企的发展变化。“中化在经历了全面的改革后,将贸易和实业结合起来,以综合服务商为定位,更在这些年通过控股、参股很多上市公司的形式,打造出众多产业链。而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企业运作通过实业有效扩张与资本营运相结合的方式,从资源控制到产品生产,再到渠道控制,正在形成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老大。”陈光全谈到“老东家”中化时满腹感慨,“中化由原来的贸易型公司逐步向资源型、生产型延伸,并不断细分行业,做大行业,远不是以往的产品贸易型公司了。通过做产品发展为做行业,透过行业话语权来谋求相对垄断的利润,无疑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而在国企与民企的发展比较上,陈光全更坦言,“作为国家主力队的国企,有着监管、规范、体系化的管理体制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等几代人培育出来的优势,是民企无法比拟的。当然民企在相对不利的竞争局面下,凭借灵活的机制依然能寻找到发展的空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